
摄影小记者:李顺锦 在我们衡阳,藏着一款超受欢迎的美食!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吃它,大人小孩都爱得不行,它就是 —— 酥薄月!
说起酥薄月的来历,可有年头啦!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它还是用来祭祀月亮的 “贡品” 呢!后来,因为咬着酥脆、馅料甜甜的,一下子就变成了大家都喜欢的传统美食,一传就是好多年。
其实酥薄月的制作步骤一点都不复杂,像玩橡皮泥一样有趣!做酥薄月最关键的就是 “油酥皮”,得先准备两种面团:一种是用面粉和温水揉成的 “水油皮”,揉到面团光滑得像小婴儿的脸蛋才行;另一种是用面粉和融化的猪油拌成的 “油酥”,抓一抓能捏成小团就刚刚好。接着把水油皮分成小块,每块都像包糖果一样裹住一块油酥,再用擀面杖把裹好的面团擀成薄薄的长片,卷起来像小毛毛虫,静置几分钟后再擀一次、卷一次 —— 这样反复两次,烤出来的酥薄月才能层层酥脆,咬起来 “簌簌” 掉渣!
做好油酥皮,就可以包馅料啦!先把卷好的面团切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搓成圆圆的小球,接着把小球压扁,放上用猪油、砂糖、桂花、糖玫瑰做成的馅料,像包包子一样裹成小馅饼。然后再把馅饼轻轻压平,在表面撒上一层香香的芝麻,最后放进烤箱里烤就好啦!不过要记得调整好温度和时间,大概烤 15 到 20 分钟,等酥薄月变成金黄色,香味飘满厨房,就可以出炉啦,这样烤出来的酥薄月才会又脆又甜,好吃到停不下来!
刚烤好的酥薄月端上桌时,简直太诱人啦!它金黄金黄的,大概有我们吃饭用的小碗口那么大,一指厚,表面还带着几道可爱的小裂痕,就像裹着桂花香的小月亮。凑过去一闻,桂花的香味一下子就钻进鼻子里,让人直流口水。轻轻咬一口,“咔嚓” 一声,月饼就破开了!桂花香混着砂糖的甜味,再加上面饼的酥脆,在嘴巴里慢慢散开,每一口都特别香甜,吃完一个还想再拿第二个,根本舍不得放下!
现在食材越来越丰富啦,人们还做出了好多新口味的酥薄月,有浓浓的巧克力味,还有甜甜的草莓味,甚至有裹着坚果碎的咸香口味…… 能满足不同小朋友和大人们的喜好。 不过,我们大多数衡阳人还是最喜欢桂花原味的酥薄月,因为每咬一口桂花味的小月亮,都能想起家乡的样子,想起和家人一起围坐在桌子旁,分吃酥薄月、看月亮的快乐时光。要是把家乡比作一首歌,那酥薄月就是歌里最动听的一串串音符。正是这份浓浓的思乡味,让大家一直爱着酥薄月,它也成了我们心中再也没法替代的美食宝贝!
(作者 衡阳县滨江学校小记者 李顺锦 指导教师 华阳程)
编辑:小记者平台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