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院校传真 > 详情

“绿心” 课堂开讲!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师生沉浸式感悟乡村振兴 “进行时”

2025-03-31 16:48:4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余醴 刘丹 陈良 黄坚 赵玲艺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余醴  刘丹  陈良  黄坚 赵玲艺)3月25日清晨,株洲市荷塘区樟霞村薄雾未散,村党总支书记凌志刚已等候在村部广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兰芝老师组织带领了4名老师、15名学生,将一场别开生面的 “行走的思政课” 正式拉开帷幕。这堂以 “乡村振兴的樟霞实践” 为主题的思政课,把省级 “金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理论课堂搬到了田野阡陌间。

从 “云端” 到 “地头”:让理论照进现实

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慧带领教学团队精心策划,将课堂延伸至 “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樟霞村。师生们通过与凌志刚书记的对话交流、沉浸式参观茶油产业园、生态农庄、长者餐厅及非遗活节竹雕工坊等,深入了解该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产业振兴、生态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师生一起在田间地头的合影.jpg

师生一起在田间地头的合影

“全村发展茶油经济产值达80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各种产业经济带动村里80多人就业。建成鲜见的农村养老‘长者餐厅’……”凌志刚以一串串数据勾勒出樟霞村的蝶变路径。车辆工程学院学生彭民涛在参观后感慨:“目之所及的产业活力,让我真切触摸到理论落地的强大生命力。”

从 “课本” 到 “心坎”:激活青年担当

课堂上,72 岁的余氏无缝活节竹雕传承人黄立雄现场演示技艺,讲述他与恩师余深根几十年探索和研究活节竹雕技法的故事。黄立雄向在场的青年大学生表示,竹雕不能只是老一代手艺人的“绝活”,更希望有志青年加入和传承,延续技艺,共同来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社副社长莫连旭深受触动:“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黄老师这样的匠人精神 —— 守得住寂寞,扛得起创新。”

微信截图_20250331164623.png

师生与余氏活节竹雕传承人的合影

本科教育学院学生林沅则关注到樟霞村 “抱团发展” 的模式:“茶油产业链覆盖全村大部分农户;樟霞小院生态农庄由返乡乡贤合资共建、同时农综改注入资金200万,小院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6万元……这种‘众人拾柴’的团结,正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密码。”

从 “一时” 到 “一世”: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此次移动课堂是该校省级思政金课建设的重要一环。谭慧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 “大思政课” 资源整合,通过 “理论 + 实践”“线上 + 线下”“校内 + 校外” 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目前,该校正计划与樟霞村建立长期育人合作机制,计划持续开展乡村振兴调研、非遗文创设计等实践项目。

微信截图_20250331164631.png

师生在古树茶油坊前的合影

当师生们踏上返程路,车窗外,樟霞村的民居在绿树掩映中错落有致,一幅 “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 的画卷在春日暖阳中徐徐展开。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不仅让青年学子读懂了 “绿心” 乡村的振兴密码,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服务乡村、奉献基层的种子。

编辑:谭尔豪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