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工作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让人头疼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成为大家眼中的“小豆豆”。只要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着别样的精彩。
擅自拔芽的“小豆豆”
孩子们一起在“植物角”种植了大蒜。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大蒜都发生了变化,只有一个彩色瓶子中的大蒜种子没有任何变化。孩子们对此很好奇,每天早上都要去看看它有没有发芽,纷纷想当第一个发现大蒜发芽的人。这一天,很快到来了。
涵涵发现了大蒜种子发芽了, 她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大家。孩子们欢呼雀跃。可好景不长,吃点心时间,我听到果果大声地说: “老师,不好啦!宏宏将大蒜芽拔出来啦!大蒜死掉了!”她说完之后,一群孩子来到我面前,诉说宏宏的过错。宏宏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经常会做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宏宏低着脑袋,一言不发,只是拨弄着手中的玩具,同伴们的激烈反应令他有点不知所措。我耐着性子询问才了解到原来宏宏看到了大蒜的芽,但他觉得像青菜,他想看看它的根是不是跟生活中见到的大蒜一样,可是被瓶子里的石头挡住了,他就把大蒜拔出来了。事情的根源是宏宏对大蒜芽感到好奇,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我先肯定了宏宏的好奇心,接着引导他反思自己的行为,了解到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并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向大家道歉。
不善表达的“小豆豆”
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们将每周五下午定为故事分享时间。同时为了激发孩子们讲故事的积极性,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奖励措施。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孩子从最初的羞涩胆怯逐渐变得落落大方。
渐渐地,我发现同同从来都没有讲过故事。每次别的孩子讲述故事时,同同都会聚精会神地听,可是一旦我问谁愿意下一个讲故事,他就会把头埋得低低的。又到了周五讲故事的时间,我说:“今天请同同来为我们讲个故事吧!”
同同听到我喊他的名字,小脸唰的一下红了。我鼓励道:“同同,你可不可以为我们讲个故事呢?就算只说几句也没关系。”“可是,可是我,我不会讲故事。”同同小声地嘀咕。“不会讲故事没关系,我们现编一个吧!”听到我说现编故事,孩子们都“炸开了锅”。 同同也愣住了:“可我也不会编故事。”
别的孩子讲故事时,同同都会认真倾听,这说明同同本身是向往讲故事的,但是由于语言经验不足,又缺乏引导,同同不敢贸然上台。于是我尝试引导同同:“仔细想想你从早上起床到进入学校,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了?”有了适切的话题,同同打开了话匣子。每当同同停住的时候,我会继续追问:“然后呢?”“接着呢?”“还有呢?”同同越讲越自信,声音也越来越大,脸上也有了笑容。
不会画画的“小豆豆”
有一次我要求孩子们画“春天的树”,大部分孩子在欣赏小树林的图片后,开始创意表现春天的小树林,而东东却一会看看旁边小朋友的作品,一会看向我,就是不在自己的画纸上绘画。起初,我以为他是在构思自己的作品,可十几分钟过去了, 有的孩子已经开始画树上的叶子了,东东的画纸还是空白一片。
我来到东东面前:“东东,你为什么还不画呀?”
“我不会画。”东东苦着小脸说。
“刚刚老师不是带你们欣赏了图片吗?我们也介绍了绘画的方法,你是哪里不会画?”我继续问。
“因为我不知道树林里的树叶是什么样的?是深绿色的,还是浅绿色的?树叶都是一个形状的吗?还有刮风的时候,树叶又会有什么变化?会都掉下吗?掉下来的叶子是不是像秋天的落叶?那可不可以像画秋天的树那样画,只是颜色不一样呢......”东东 一下子问了好多问题。
我当时被问蒙了,我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绘画活动,孩子会有这么多的疑问。这也说明东东是个爱思考的孩子,观察能力也比较强,在实际创作之前,他会认真思考、构思,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
正如马拉古奇所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 话的方式。一百种聆听、惊喜和热爱,一百种世界去探索、去创造、去梦想。”同一棵树在不同 的孩子眼中有不同的样子,孩子们通过绘画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赋予大树新的色彩。
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会有各种“小豆豆”,我们要从成人的视角转换到儿童的视角,遇事多想想、多问问,换位思考。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换个角度,将心比心,真正地做到亲近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不了多久,我们肯定会遇见更多别样的“小豆豆”,并发现他们所拥有的那份美好。
(作者单位:娄底市娄星区金海学校小学部)
编辑: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