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李婷婷:在故事里“看见”人

2025-07-10 10:33:1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

嘉宾介绍:李婷婷,原湖南日报首席记者,新湖南文化频道主编。湖南省散文学会理事,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长沙市作协理事。出版诗集《动静》、长篇纪实文学《歌声跨山海》等。国际生生不息催眠协会认证高级催眠心理疗愈师,CIMA国际认证身心整合教练,儿童青少年美育及艺术表达疗愈师,公益项目“露珠计划”摄影和诗歌导师。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杏 曹鑫宇 摄影 谭冀俊)当今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深入思考:人的不可替代性究竟是什么?7月10日,在第五届湖湘教师阅读与写作训练营,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心理疗愈师李婷婷带着她的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在故事里“看见”人。

微信图片_20250710101432.jpg

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志愿者,李婷婷曾从多个维度深入挖掘,以细节、以故事、以灵动的文字,写出了一群山里孩子通过歌唱发生的人生变化。

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青年作家,李婷婷也曾写过蔡皋,写过王跃文,写过张战、马笑泉等知名作家的故事。

作为一名心理疗愈师,近十年来,李婷婷经常给乡村孩子上公益课,让更多儿童开启自我疗愈之路,获得更多生命的完整。

无论是何种身份,我们都能从她的身上,从她的故事里“看见”人,这是她的不可替代性。

“我们一起做三个深呼吸,闭上双眼,先感受双脚,感受脚上的鞋子。此刻,我们正走在一片草地上,慢慢走进一座花园……”讲座一开始,李婷婷就用温暖的话语,引导在场的人试着与自己的身体建立 “链接”。

这样的互动,是李婷婷和孩子们相处时的常态。她常通过 “游戏,天黑请闭眼” 这类方式,带着孩子们进入冥想,跟随潜意识的流动,捕捉当下的感受,再把看到的、想到的一切,用诗句表达出来。

“我的花园可以是美丽的,可以是难看的,但不可以是空的。”

“如果我的花园可以种巧克力,我想分给老师同学一人一份。”

……

每个孩子的答案都独一无二,而这些答案总让李婷婷感到惊喜。

和孩子们一起写诗时,李婷婷从不会教他们所谓的 “技法”。在她看来,写诗是给孩子一个表达自我的窗口,让他们找到在这个世界上属于自己的发声方式。

“我们要深深尊重儿童的表达权,守护每个孩子独特的表达根系,守护这些未经修剪、带着露水的生命原力。”李婷婷说。

微信图片_20250710101440.jpg

当问起,如何写好一个人的故事?李婷婷说,没有叙事,就没有“我”,叙事就是要去探索一个人的来路。

“我们写一个人物,首先要和这个人物建立连接,而连接的关键就是平视。”李婷婷以自己所写的人物作品为例,从连接、看见、叙事三个层面和大家分享写作的技巧。

“你的提问要具体,采访的问题越具体越能抓住人物,或许能发现人物隐藏的一面”在李婷婷的采访经历中,具体的提问是开启人物故事的关键之一。

“人与人的课题各不相同,我们要去觉察人生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李婷婷看来,写作没有所谓的终极“开悟”,只有在一次又一次小小的顿悟中渐悟。

在讲座的最后,李婷婷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正把你的能量注入哪里?

“我们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你写什么或写作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成果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写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你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李婷婷表示,“当我们突破潜意识的制约,才能真正自由。”

名家现场语录:

写人物就是要找到独特的那条“路”。

我们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我们本身就是故事的产物。

每一场与他人的对话,都是一次与自我内部的对话。

创作者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块色彩,都是与灵魂的对话,是对世界的回应。

编辑:余杏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