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详情

“十四五”非凡教育答卷 | 靖州:提质增效促均衡 特色融合育新人

2025-11-25 16:52:41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曾祥培 陆景春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事业高质量完成了“十四五”收官。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特联合推出《“十四五”非凡教育答卷》大型报道活动,为高标准谋划“十五五”发展、锚定教育强国建设十年目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提质增效促均衡 特色融合育新人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十四五”教育发展纪实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曾祥培 陆景春

“十四五”时期,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锐意进取的改革动力和创新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促公平、提质量,全县教育事业如春日繁花,绚烂绽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气象。一幅优质均衡、特色融合的壮丽教育画卷,正在靖州大地上泼墨挥毫,徐徐展开。

普惠扩容,学前教育实现“幼有优育”新跨越

面对“入园难、入园贵”这一民生焦点,靖州以“扩容”与“提质”双轮驱动,五年来投入4305万元,高标准建成县第二幼儿园、横江桥及三锹中心幼儿园,通过多措并举,新增800个公办幼儿学位,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

至2025年,全县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强势跃升至58.02%的新高度,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阳光雨露覆盖更广,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园”“放心园”越来越多,“入好园”的美好期盼正逐渐照进现实,化作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

均衡提质,城乡办学条件呈现“整体跃升”新面貌

靖州始终坚持“教育投入是战略性投入”的理念,逐年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根本改善,以一个个扎实的项目支撑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渠阳镇芙蓉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举新增810个优质学位。全县9所农村中小学的运动场全部实现塑胶化改造,昔日尘土飞扬的场地被色彩明艳、弹性适中的塑胶跑道取代,孩子们奔跑嬉戏的矫健身影,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校园最动人的风景线。土桥小学、渠阳镇芙蓉学校食堂综合楼、大堡子中学宿舍楼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学生的学习环境与生活品质得到了质的飞跃。

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正在通过办学条件提升与资源优化配置中逐步缩小,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城乡每一个角落。

改革攻坚,高中教育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新高度

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靖州高中教育以深化改革为引擎,持续激发办学活力,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连续五年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靖州一中顺利完成两校区合一,办学资源实现优化重组,独具特色的“特立体艺馆”投入使用,为特色化办学提供了崭新平台;规划总投资达3.7亿元的县第三中学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建成后将新增3000个高中学位,极大缓解入学压力,为县域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打造“服务发展”新引擎

紧扣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靖州职业教育精准优化专业布局,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2025年,职业教育学生技能竞赛成绩斐然,共荣获省级奖项9个、市级奖项28个,充分彰显了精湛的技能水平;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两大专业群实力凸显,成功入选湖南省“楚怡”优质专业群A档,成为专业建设的金字招牌。与此同时,县职业教育总校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未来将新增720个学位;与工业园区的1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的高位,成为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技能人才蓄水池”。

数字赋能,智慧教育构建“融合创新”新生态

顺应信息时代浪潮,靖州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三个课堂”等信息化设备覆盖全县所有学校,构建起互联互通的网络联校教学与教研平台,让城乡孩子跨越时空界限“同上一堂优质课”成为美好现实。校园安防体系也同步实现智能化升级,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全面覆盖,构筑起坚实可靠的智慧安全防线,以科技之力精心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

强师优教,教师队伍焕发“立德树人”新活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五年来,全县累计补充各类教师684名,其中公费定向培养402人,公开招聘33人,人才引进37人,教师队伍的年龄、学科结构得到显著优化。

全县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育工程,累计评选出市级骨干教师69名、县级骨干教师102名,构建起层次清晰、衔接有序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在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的同时,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空前,年终绩效奖金标准实现大幅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获得感、吸引力持续增强,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干劲。

特色育人,五育并举绽放“多彩校园”新魅力

立足本土文化底蕴,靖州创新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课后服务协同机制,保障课后服务配套资金800万元,推动课后服务向多元化、高品质发展。

该县大力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创建,鼓励引导各学校将苗族歌鼟、雕花蜜饯、侗族琵琶、苗族织锦、县域特色产品、传统中医药文化等璀璨的非遗,以及踩高跷、抽陀螺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有机融入日常教学、课后服务及课间活动之中,让深厚的本土优秀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薪火相传,形成了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相得益彰、五育融合共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局面。

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即将启航的历史交汇点,靖州教育正以更加均衡的资源布局、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更加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奋力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崭新篇章,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更加持久的教育力量!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

="//moment.rednet.cn/common/js/wxshar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