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教育人物 > 详情

一场教育与非遗的双向奔赴:湘西师徒让踏虎凿花“凿”进课堂

2025-11-21 17:15:0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石元妹  吴莉萍  龙凌庆

当三尺讲台的育人初心遇上方寸纸片的凿花匠心,一场跨越教育与非遗的师徒结对,在湘西泸溪奏响传承新章。近日,特级教师龙俊甲怀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正式拜省级踏虎凿花传承人李铁骑为师,以“教育+非遗”的跨界携手,为踏虎凿花校园传承开辟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1121144328_645_35.jpg

跨界结缘:教育者的非遗情怀与传承人的育人担当

深耕教育一线三十余年的龙俊甲,身为特级教师始终深耕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在湘西非遗进校园活动中,李铁骑“以凿为笔、以纸为媒”的踏虎凿花令他震撼:“这项古老技艺藏着湘西文化密码,融入课堂必能让孩子感受传统艺术魅力。”

而坚守踏虎凿花近四十载的李铁骑,一直思索如何让非遗走进青少年。得知龙俊甲的校园推广想法后,他欣然应允:“教育是传承根基,有龙老师这样懂教育、爱非遗的人助力,踏虎凿花定能在校园扎根结果。”双向热忱促成跨界师徒缘,拜师仪式上,龙俊甲敬茶行礼承诺深耕技艺、搭建传播桥梁,李铁骑回赠凿刀与纹样集,寄语“精研技艺,共育传人”。

匠心授艺:课堂与凿台的双向赋能

“踏虎凿花讲究‘稳、准、巧’,下凿如板书般沉稳,走线如知识点般精准,收刀如课堂点睛般巧妙。”授艺中,李铁骑将凿刻技艺与教学经验相融,从蜡盘制作、凿刀握法等基础教起,倾囊传授“先繁后易、先密后疏”的凿刻心法,以及凤凰古城、吊脚楼等湘西元素纹样创作技巧,手把手纠正细节。

龙俊甲则发挥教育专长,将技艺学习与教学逻辑结合:把凿刻步骤拆解为“课前预习、课堂实操、课后复盘”,将纹样寓意融入文化讲解,探索“凿花+语文”“凿花+美术”跨学科教学。“李师傅传艺,我琢磨如何适配孩子学习,我们是师徒更是传承战友。”师徒携手完善校园教学方案,为非遗进校园筑牢基础。

微信图片_20251121144319_644_35.jpg

薪火相传:非遗之花绽校园

“传承非遗既要学得会,更要教得好。”这是师徒共识。龙俊甲在李铁骑指导下率先开展班级试点教学,将《踏虎凿花技艺普及教材》改编为校园简易版,用趣味语言解读技艺;组织学生临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划龙船民俗”等主题纹样,让孩子在凿刻中触摸地域文化。

李铁骑定期进校园开展“非遗大师课”,展示多层套色凿花技艺并互动交流。师徒计划联合举办校园作品展,编辑《踏虎凿花校园传承手册》,培育学生传承人队伍。“未来要让每间教室都听见凿刀声,让每个孩子都感受湘西非遗温度。”望着孩子们专注凿刻的身影,师徒二人满含期待。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把凿刀传文脉。龙俊甲与李铁骑的跨界结对,是教育者的传承担当,更是非遗与教育的双向奔赴。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踏虎凿花这朵古老非遗之花,必将在校园沃土绽放更绚丽光彩。

微信图片_20251121145057_646_35.jpg


编辑:余杏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