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教育人物 > 详情

立德树人 躬耕教坛|汨罗市实验小学刘娟:在学海里“慢”溯的“蜗牛”老师

2025-11-21 17:13:2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谭雄虎 湛沛洁

编者按:汨罗江畔人文深厚,素以“素质教育”闻名。在素质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汨罗市涌现出一批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教育工作者。为此,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新闻网联合汨罗市教育体育局特别推出“立德树人 躬耕教坛”系列报道,深入展现汨罗教育人如何传承屈子求索精神,如何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师德规范、创造不凡业绩,如何用爱心和责任点亮孩子们的未来,同时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初心,恪守高尚师德,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汲取前行力量,共同谱写汨罗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谭雄虎 湛沛洁

“认定一门职业,坚定一个信念,树立一个目标,不徘徊,不松动,不急躁,而如水赴壑。”这是汨罗市实验小学老师刘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送给新教师们的寄语。从教以来,她始终践行着这种“慢”下来的教育智慧,也在人生的不同角色中“快”节奏地切换与担当,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事眼中的榜样和家校沟通的坚实桥梁。

课堂要“慢”,精雕细琢,静待思维花开

刘娟的课堂,从不追求表面的热闹与速度。她坚信,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给予知识沉淀和内化的时间。在《两小儿辩日》课上,她发现传统教法难以让学生理解“辩论”的精髓。于是,她主动求变,深入钻研新课标,广泛搜集资料,精心设计以“辩论”为主题的学习表格和提纲,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发言、自主思考,从根本上升华了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如果带着极高的目的性去教学,可能适得其反,所以不如放慢节奏,让学生慢慢吸收知识的‘养分’。”刘娟说道。

8f12d781aa53373fa7646909431f54f9.jpg

这种“慢”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批改作业时,她留下的红色修改评语时常多过学生的原始笔迹,同事们笑称她是“蜗牛”心态,不紧不慢,却总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治”得服服帖帖。面对班级里写字潦草的男生,她不求数量,只求质量,让孩子每日静心练习“米字格”,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见证进步。

育人要“停”,阅读浸润,爱心守护成长

她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她还是思政老师。“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孩子们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她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语文教学,在国庆前夕讲述《青山处处埋忠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不懂就要问》,弘扬勤学好问的品质。

她注重阅读教育,让师生都在书香中“停”下来。她的阅读课有研读、推进、总结等完整环节,通过系统阅读让学生尽情尽兴地读,在书籍的海洋中体悟过去的生活,感受作品中人物高洁品质,享受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另一面。当她看到学生在阅览室鸦雀无声、奋笔疾书并主动分享感悟时,她感到无比成功。

“阅读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事情,当班级开展阅读课的时候,文化课程就要为阅读让路,让孩子们尽情、尽兴阅读。”这份“停”下来的耐心,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全方位关爱上。她细心关注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课间活动和家庭动态。面对智力发育迟缓、生活难以自理的学生小牧(化名),时任教导主任的刘娟主动将他纳入自己班级,三年如一日,手把手教他写字、牵着他做操、为他添置衣物,最终帮助他完全融入班集体。小牧妈妈感激地说:“我家孩子碰到了个好老师!”

行事要“快”,高效履职,平衡家校显担当

然而,刘娟的生活节奏却是“快”的。作为学校管理团队成员,她尽职尽责,晚睡早起是常态,家校两点一线是日常。

这份“快”,是她应对多重责任的主动选择。因此,她不断提醒自己,必须更“快”、更高效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才能不负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支持和家人的理解。

刘娟用“慢”的艺术滋养课堂,用“停”的耐心守护童年,用“快”的节奏践行责任。她以自己的教育实践,生动诠释了一位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教育情怀与使命担当。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曾令怡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