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平江香干的家乡推荐官。今天要带大家认识这款藏在湖南深山里的“宫廷级美味”——平江香干。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早在康熙年间,平江酱干就凭借绝佳风味被列为宫廷贡品,从民间小吃一跃成为皇家御食。而让它真正走向全国的,是清咸丰七年长寿街的何维丰:他以黄豆为基,加入鸡汁、五香等配料,经蒸煮、木炭烘干等工序改良,让这道美味一经推出便风靡四方,这便是如今平江香干的雏形。能传承百年,靠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匠心”。
制作平江香干,每一步都藏着讲究:必须选本地上等的八月黄豆,用深井泉水浸泡出豆香;石磨磨浆后,压成二分厚、一寸见方的豆腐片,大小厚薄分毫不差;卤汁更是灵魂——八角、小茴、肉桂等三十六味香料,搭配七蒸七晒的豆酱原汁慢熬,再入鸡汁汤锅煮熟,最后用香樟木、桎木烧制的白炭文火烘烤,出锅后还要浸润在小磨麻油里锁住香味。
这样做出来的平江香干,一口就能尝出层次:豆香醇厚、卤香浓郁,还有鸡肉的鲜、烘烤的焦香和芝麻的醇,耐嚼不塞牙,越吃越回味。
如今的它,早已不是简单的零食:1985年注册“长寿”牌商标、编入《全国食品年鉴》,2007年“平江酱干制作技艺”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拿下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在更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从平江的作坊走向全国,甚至远销海外,让世界都能尝到这份来自湖南的“匠心味道”。
(作者 平江县思源实验学校小记者 李欣月 指导教师 陈艳香)
编辑: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