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高等教育 > 一线动态 > 详情

九九重阳 湘潭理工学院学生讲述爷爷的烽火岁月

2025-10-31 16:49:36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何仪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何仪)“我最崇敬的人就是我爷爷。”10月29日,重阳节这天,在湘潭理工学院的教室里,刚入学便获得军属专项奖学金的曾紫炫,正向同学们讲述着爷爷的烽火岁月。而拙于言辞的她,也在重阳节之际,为爷爷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幅亲手绘制的、与爷爷的简笔画合照,以此弥补现实中缺失的影像。

曾紫炫手绘的特殊“合影”图

为弘扬双拥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今年9月,湘潭理工学院特别设立“致敬军人·新生专项奖学金”,助力2025级军人子女求学成长。获奖学生曾紫炫的爷爷曾长青,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炮兵班长,战功赫赫。他的英雄经历与军人品格,不仅成为孙女成长路上的精神支柱,也生动诠释了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的传承力量。

年轻的曾长青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爷爷。”曾紫炫回忆道,“他愿意在凌晨陪着还很小的我出去看马,也会在我生病时照顾我一整晚不合眼。”爷爷给她最深的印象,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军人作风——“爷爷今年69岁了,但是他的衣服总是一件件叠得整整齐齐,穿在身上的也一样洁净,没有一丝褶皱。”

在湘潭理工学院学生曾紫炫的心中,爷爷曾长青是那个会深夜陪她看马、为她讲睡前故事的最慈祥的祖父。直到有一天,她打开家中那个珍藏的盒子,看到泛黄证书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字眼和闪亮的军功章,她才恍然发现,这位日常里和蔼可亲的老人,竟是曾在南疆烽火中浴血奋战的英雄。

曾长青家门口的“光荣之家”门牌

曾长青“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荣誉证书

“一开始是看到了家中柜子里的一副手铐,它的重量告诉我这肯定不是个玩具。”彼时,她只是懵懂地知道爷爷曾当过兵。再长大些,听着爷爷不经意地讲述,她才真正将“爷爷”与“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英雄”画上等号。那一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此我对爷爷多了一份敬佩,同时我的身后也像有了一双手一样,给我增加底气。”爷爷在她心中的形象,从单纯的血缘亲人,升华为精神上的榜样与依靠。

时间回溯到1976年12月。19岁的农家少年曾长青,怀揣着对军装的向往,“先斩后奏”地报名参军。“在我们家乡当兵回来,我看他们都穿上军装背上背包,真是太神气太威武了,让我连做梦都想当兵。”然而,军营给予他的不仅是荣耀,更是淬炼。新兵训练结束,他被分配到炮连,任务却是“搞生产种豆谷”。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一度消沉,甚至“装病休息”。在排长、连长和指导员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后,他幡然醒悟,并在劳动休息时带上《雷锋日记》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后来被评为全团学习雷锋的先进标兵,作为唯一代表参加师里的先进积极分子大会。“当时我的心情像打鼓一样,好激动的。”这份荣誉,奠定了他此后英勇无畏的思想基石。

197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曾长青所在连队是攻打发卡山的主攻连,他作为基准炮班班长,责任重大。“只要一声令下,一班首先做好一切准备。”总攻开始,他指挥全班火力全开,“只看见天上一片火海”。胜利伴随着牺牲,天亮后打扫战场,“发现我们连队已经牺牲两名战士”,这个消息让他“全身一点劲都没有了”。这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战争的残酷。

战场的艰苦,刻骨铭心。每天只能吃两块压缩饼干,没有水就用树叶润喉,穿着沉重的“钢板鞋”在深山密林中艰难行军,晚上两个战友挤一个漏雨的猫耳洞,精神高度紧张,“根本没有一个想睡的意思”。在一次部队回撤途中,突接命令停止撤退,准备战斗。危急关头,班里的一炮手不慎掉入山沟,被曾长青救起后却又突然昏倒。阵地不能无人操炮!千钧一发之际,作为班长的他,毫不犹豫地亲自冲上炮位。“一瞬间连续发射多发炮弹”,他们的精准打击赢得了全线指挥部的嘉奖:“打得好,命中率高!”“当时我心情无比的高兴。”曾长青回忆道,这是属于一名炮兵的至高荣耀。

曾长青精心保存的勋章与证书

战火淬炼出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对于曾紫炫而言,爷爷不仅是讲故事的人,更是她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初三那年,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曾紫炫一度濒临崩溃。“我爷爷是个观察能力很强的人,”她回忆道,“正好在我临近崩溃的时候端着削好的水果走了进来。”

爷爷摸着她的头,耐心倾听她所有的委屈与想放弃的念头,待她心情平复后,才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她:“当年我训练的时候,每天十余小时,多累都坚持下来了。打仗的时候,在很多生死攸关的时候,都是靠着意志力存活了下来。”这次对话给了曾紫炫莫大的力量,让她在随后的考试中“进步了四十余名”。

“想当年啊开会的时候领导让出一个人带着唱歌,我一下就上去了!”这个故事,在曾紫炫每次完成演讲或表演后,总会被爷爷再次提起。曾几何时,哪怕是一次简单的课前演讲,也会让她紧张得“浑身冒冷汗、双手发抖”。而改变,就在爷爷不厌其烦的絮叨中,悄然显现。当她告诉爷爷自己第一个上台竞选并当上了军训负责人、还带头唱军歌时,爷爷“高兴得连声叫好,嘴角半天没有下来”。曾紫炫感慨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雷锋影响爷爷那样,我的成长蜕变,也离不开爷爷的每次讲述与鼓励。”

在这个家庭中,传承是两代人之间的深刻共鸣。当被问及传承的意义,曾紫炫说:“它是深植于心的爱国情怀,也是抗战先辈留下的可贵品质,更是我爷爷的言传身教。”而爷爷曾长青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晚辈:“在和平年代,小朋友们要认真学习,少看手机啊!我们生命换来的今天,做晚辈的要加倍珍惜,为国增光。”

曾长青的故事,是无数为国奉献的老兵缩影。战后,他因表现优异被迅速提升,十年军旅后将青春献给国防。转业后,国家与地方政府也从未忘记这些功臣,“对参加过战斗的有立功证的每年八一多发200元钱”。如今,年近古稀的他,依旧时常与当年的战友通话,相互鼓励保重身体。那份在战火中凝结的情谊,历久弥坚。

今年9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践行湘潭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光荣使命,湘潭理工学院特别设立了“致敬军人·新生专项奖学金”,助力2025级军人家庭后代更好完成学业。同时,学校深入发掘获奖学生背后的家庭故事,主动传承英雄精神,深化情感联结,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曾长青的烽火岁月,到曾紫炫的青春征程,一条清晰的家国血脉在静静流淌。英雄,并非遥不可及的传说,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是慈爱的祖父,是精神的灯塔。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必将由青年一代接续传承,在和平年代,书写为国贡献的新篇章。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