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是一汪清泉,在心底潺潺流动;是一帧泛黄的老照片,在岁月里越显温润;更是一首无声的歌谣,总在午夜梦回时轻轻叩响心门。
我的家乡藏在群山褶皱里,远远望去,青灰色的屋顶像是被大山轻轻托着。穿过斑驳的石径,清澈的溪水便一路欢唱着迎上来,几座覆着青苔的木屋错落有致,还有那片漫山遍野的桂树林——这里是被时光偏爱的“世外桃源”,藏着我最柔软的童年。
记忆里最清晰的,是院子里那棵百岁桂树。它的树干粗得要两个孩子才能环抱,深褐色的树皮刻满岁月的纹路,却在每个季节都焕发着生机:春日里,嫩芽从枝头探出,像撒了一把翡翠碎金;盛夏时,浓密的枝叶搭成凉棚,阳光透过叶隙在地上织出跳动的光斑;到了秋天,星星点点的桂花忽然缀满枝头,整个小院都浸在甜津津的香气里;冬雪落时,它便裹着银白的披风,枝干如铁画银钩,在寒风中站成静默的诗行。这棵树是我童年的乐园。放学后扔下书包,我便像小松鼠般窜上树干,倚着枝桠读小人书。阳光晒得书页发烫,鼻尖萦绕着树叶的清香,听奶奶在树下轻唤"小心摔着",声音里带着嗔怪的暖意。夏夜最是惬意,我蜷在树杈间数星星,看月光给桂树叶镀上银边,把一片叶子举到眼前,就能挡住整个月亮——那时总以为自己握住了一片魔法森林,直到露水沾湿衣襟,才在奶奶的笑骂声中跳下树来。
最盼的是秋日做桂花糕的时辰。奶奶踮着脚用竹竿敲落桂花,金黄的花雨簌簌落在竹匾里,我蹲在旁边仔细挑拣杂质,指尖沾满细碎的香。蒸锅上汽时,整个院子都飘着甜香,奶奶掀开笼布的瞬间,白胖的桂花糕嵌着星星点点的金黄,咬一口,软糯里裹着阳光的味道,连呼吸都浸着蜜。
后来我进城读书,桂树成了电话里的牵挂。再后来接到爷爷的电话,说老屋翻新,那棵树终究没能留下。挂断电话的夜里,我忽然想起最后一次见它时,它的枝桠还探在窗前,像在挥手告别。原来有些告别,早在岁月里埋下了伏笔。
如今站在城市的高楼间,总会想起群山深处的小村,想起那棵陪我长大的桂树。或许乡愁就是这样:它是舌尖残留的桂花甜,是掌心未褪的树汁香,是记忆里永不褪色的剪影。山长水远间,总有一缕情愫,在时光里静静生长,成为生命里最温柔的底色。
(邵阳市北塔区状元中学小记者:肖梦杰,指导老师:杨敏芳)
编辑: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