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斯瑶)如何让法治教育突破课堂局限、让青年学子在真实场景中触摸法治脉搏?近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声宣讲团师生走进北京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开展以“法治中国与青年担当”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探寻法治精神的现实意义。
活动现场
实地参访、案例研讨、校企对话……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观摩律所的模拟法庭,围绕“AI换脸诈骗”“劳动合同”等热点法律问题与律所工作人员展开讨论。律师邵红玉结合真实案例,现场讲解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及法律维权路径,现场互动热烈。“文化自信与法治精神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律所始终秉持‘党建为魂、执业为民’的理念,致力于为青年学子提供法治教育的实践平台。”事务所负责人潘国峰表示。
“这些案例不再是书本上枯燥抽象的条文,而是法治实践的生动见证。”“这次参访让我深刻体会到,法治不仅是国家的治理基石,更是我们每个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宣讲团成员李韵含、郑淇鸿分别说道。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学,不仅对法律实务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进一步增强了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
据了解,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于2023年与北京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党总支签署了校企党建共建协议,双方在党务工作、教学实践、服务社会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组织“法律大讲堂”“模拟法庭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将真实案例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律所律师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和课程建设,不断拓宽法治教育的路径。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