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详情

不要轻“研学”而重“旅游”

2023-09-11 16:56:41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尹智慧

研学研学旅行,本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校教育的拓展,以立德树人为总体目标,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实践,沉浸体验,动手操作,以“研”和“学”的方式,实现家、校、社互融共振的教育凝聚力和教育合力,以此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锤炼品质,增强能力,提高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每到假期,尤其是假期比较长的暑假,一些家长或者让学生参加夏令营,或者亲自带着孩子去一些网红地研学打卡。可是否真的实现了研学旅行的初衷,达到了研学旅游的目标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旅游,没“研学”。即便如此,研学旅游热潮一浪盖过一浪。为何家长对此不惜财力和精力,让孩子去参加如此没有收获的研学旅行呢?其原因:其一,家长的“跟风”思想和虚荣心理作祟。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参加夏令营或者报了研学旅行机构,自己的孩子也要参加,否则怕被人误认为穷,没钱!在别人面前会丢失面子。其次,对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到位。一些家长以为让孩子从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就是研学,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锻炼和学习,导致对研学的真正目的不明确。再者,研学旅行机构的鼓吹和误导。从经济利益出发,一些不良机构,做虚假广告,肆意鼓吹研学内容的丰富,夸大研学旅行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抬高研学产品的价格,让家长心安理得地被蒙骗消费。第四,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和其他原因,没有时间照看陪伴孩子,为了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而又安全的假期,把孩子送去价格昂贵的研学旅游机构和夏令营基地实属无奈之举。

现在研学旅行之风盛行,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但是目前的研学旅行事业还很不完善,存在漏洞之处。课程设计不完善,内容单一,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把研学旅行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区域特点,制定不同的研学教材,制定专门的易于实施的教学大纲,让研学旅行更科学更精准。

“好风景其实不用去远方。”学校和家长要合理利用本地就近资源,比如带学生和孩子走进红色革命基地,讲述革命人物的故事,走进历史博物馆,了解五千年的灿烂辉煌,走进科技馆,培养孩子们创新的科学精神,走近普通百姓,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浩瀚的图书馆,让学生爱上阅读。当然研学基地不止局限于这些,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对学生教育和培养有利的更多免费资源。

研学基地的师资相对薄弱,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基地教师的培训,基地老师要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懂教育学和心理学,还要有爱心和服务意识,让去研学旅行的学生能“研”有所长,“学”有所成。

研学旅游基地要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比如管理人员的配备,比如基地的器械,食品,住宿环境,都要有责任心的专门管理,笔者学校曾组织学生到一研学基地活动,由于人多,管理人员少,伙食、住宿医疗条件差,给学生的安全健康保障大打了折扣,消减了 学生的研学积极性。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配备饮食,就寝,活动的套餐似安全服务,让他们在深入研学中充分得到安全保障。打消孩子和家长的顾虑。

总之,丰富研学课程,创新研学形式,完善研学设施,筑牢安全体系,让学生在研学旅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思践悟,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拔节成长。

(作者单位:益阳市人民路小学)

热稿排行

ment.rednet.cn/common/js/wxshar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