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详情

湖南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⑬ |“ 三部曲 ” 助推县域乡村学校深度校本研修

————涟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3-09-18 15:48:08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涟源市教师进修学校 涟源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者按:一个案例意味着一种示范,一种创新代表着一种未来。为了积极总结新时代湖南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全面展示改革创新成果,2022年12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报刊集团联合主办了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推选活动,活动由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中南教育智库具体承办,最终选出 50 个案例,其中区域类 20 个、学校类 30 个。这些案例体现了湖南基础教育领域不断涌现的创新做法,代表了湖南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改革的矢志追求与不懈探索,展示了湖南教育系统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与智慧、成果与成效。

“ 三部曲 ” 助推县域乡村学校深度校本研修

—— 涟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

一、问题与背景

涟源市地处湘中腹地,现有中小学校 357 所,幼儿园 176所,在籍中小学生 113337 人,共有教职工 7363 人。其中乡村学校和教职工占比 80%以上,城乡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发展很不平衡。“千培万培,根在校培;千修万修,功在自修”。学校是最好的培训机构 ,课堂是最好的研修平台。然而,我市乡村学校的校本研修长期存在“四缺”现象:缺乏学习动力的“一动不动”型,缺乏专业引领的“水过地皮湿”型,缺乏系统规划的“蜻蜓点水”型,缺乏成果产出的“虎头蛇尾”型。如何依托我市教师进修学校“研训一体”的机构优势,充分发挥“四个服务”的作用,助推乡村学校深度校本研修,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作为县级研训机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2015 年,成为“国培计划(2015)”首批项目县(全省共遴选 9 个县市);2017 年,被遴选为湖南省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并做经验推介(全省共遴选 11 个县市);2020 年,被遴选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首批试点单位(娄底市唯一入选县市),2021 年,被遴选为“国培计划(2021-2022)”教师工作坊整校推进自主研修项目试点单位;2022 年,被遴选为幼小科学衔接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首批项目县(全省共遴选 5 个县市)。在长达 8 年不断总结“以研优培、以培促研”的经验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优化研训体系,将研训重心下沉,着力校本研修“规范化、科学化、全面化”构建,引领乡村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养成、自我发展,形成了“三部曲”助推乡村学校深度校本研修的品牌特色。

二、主要举措

沿着“矛盾问题引入-深入原因分析-相关经验借鉴-着力问题解决”的逻辑思路,我们聚焦问题,解决问题,从县级研训机构与校本研修的关系的角度展开了“三部曲”递进式的行动。

(一)培育种子,一学员带动一学校

1. 注重引领,培养校本研修 “ 关键力量 ”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校本研修的关键力量。从整体规划到有序推进,从研修管理到指导教学,从问题发现到成果提炼,都必须亲自把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市教师进修学校采用了“两手抓”的策略: 一是 “ 驻校” ” 。出台了《涟源市研训员联系学校制度》,以乡镇为单位,每一位研训员驻点一个乡镇中心学校,协助校长总结校本研修的经验,厘清存在的问题,挖掘现有的资源优势,科学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培养。一方面充分利用每学期一次的校长全员集中培训,对校长进行校本研修的理念提升和组织管理培训。指导校长提交研修方案,现场展示评议、共享交流、问诊专家、开出良方;另一方面,通过校(园)长工作坊研修等国培项目提高校长校本研修的专业化水平。如2022年实施的“国培计划”幼小科学衔接校(园)长工作坊(F101-1)项目,对50 位校(园)长进行为期 6 天的集中研修、2 天的跟岗学习、4天的校本指导,引领他们浸润专业思想,创新研修思路;迁移名校经验,精进研修技能。每位校(园)长围绕“幼小科学衔接”的主题设计了校本研修方案并进行了打磨、展评,团队聚力打通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2. 强化队伍,培养校本研修 “ 骨干力量 ”

校本研修的骨干力量是教师。校本研修在主题设计、问题转化、内容产出等方面需要各学科带头人去组织实施。每所学校、学科、学段都要培养至少 1-2 名学科骨干教师,这对我们来说也充满了挑战。

一是 “ 点对点 ” 指导。研训员不定期下到各乡镇学校,或走进课堂对骨干教师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或参与到该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中,开展听评课活动和专题讲座; 二是大面积催化 。通过组织培训活动,将骨干力量卷入其中。从 2019 年-2022 年,连续四年,我们共开设 31 个学科“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坊”,共培训 2645 人,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各学校、各学科。每个工作坊都由学科教研员担任坊主,通过“教师自主选学、县域在线培训、联片集中研修、小组行动学习、学校全员卷入、岗位应用考核”六个环节开展主题式研修。各工作坊发挥学员的“蒲公英效应”,用骨干带动全员,改善校本研修生态。如在项目实施之中,均安排了“校本研修”“在岗实践”环节。每一位学员都要经历“个人课例设计”“小组研课磨课”“项目校研课磨课”“班级优课展示”“优课送教下乡”等步骤,这样,既夯实教师工作坊的在岗实践环节,又促进校本研修的发展,促使校本研修更专业化。另外,工作坊的主题研修模式给学员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范式,项目组开发的“三单三表”,也给各校校本研修提供了工具支持。

“教研是深度的培训,培训是广度的教研”。双管齐下,既培养又培训,校长科学规划,骨干教师设计实施,解决了校本研修缺乏专业引领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一学员带动一学校”。

(二)形成范式,一学校触动一区域

我市受地域影响,经济、教育都相对落后,乡镇学校处于特殊环境之中,校本研修开展基础尤其薄弱。因此,在培育好了“种子”之后,还需给各校“做样子”“搭梯子”“建模子”。我们第二步的行动就是打造校本研修样板校,以点带面,互学互长,促进区域校本研修质量的整体提升。

1. 因校制宜,构建模式

我们通过“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设置校本研修基地校和校本研修指导校的契机,在全市开展了这两类学校遴选工作。经过各校自主申报,项目组下校调研,教师进修学校组织评选的步骤,确定每个教师工作坊一个校本研修基地校和不少于两个校本研修指导校。项目组对基地校的遴选反复斟酌,充分考虑覆盖各区域、各学段、各层次,着力打造有代表性、有特色、能推广的各校经验。

如:市双江小学是一所有着 70 多年办学历史的老牌优质城区小学,教研氛围浓厚,但“研而不深”的问题依然存在。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丽燕带领的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坊确定了该校为基地校,通过开展主题式研修,指导开创了“小课题研究”校本研修范式,并从小学数学学科辐射到学校其他学科。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获得了“1+2+3+4”成效与成果,即 1 个课题:做好一个小课题;2种意识:增强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3 项成果:形成小课题研究方案+小课题研究报告+任选一项其他研究成果;4 项能力:提升小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能力、小课题研究实践能力、小课题研究方法运用能力、小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运用能力。该校在两年的实践过程中,小课题如“井喷式”产出,其中在研的省级课题就有 7 个,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再如:市芙蓉学校是一所由周边两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合并新建的九年制城乡结合部学校。师资力量弱,须低起步、优过程、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模式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岗培处主任谢学文带领的小学科学教师工作坊以该校为基地校开展研修。开发出“三研三磨”校本研修“七张纸”工具,给该校校本研修提供了很好的支持。通过“聚焦问题,围绕主题,着眼课堂,三轮研磨,总结提升”五步法,将“一课”进行“三磨”,研磨出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迸发出的是思维碰撞的火花,用科研的方式解决了教学的难题。

另外,初中化学教师工作坊在市蓝溪学校开发的“集体备课”范式、初中生物教师工作坊在长郡蓝田中学开发的“教科研月”范式分别引领着我市乡镇各校本研修薄弱学校或较强学校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搭建平台,辐射推广

发现和培植好典型,搭建好交流的平台,担当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校际间校本研修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好服务,这也是我们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出台了《涟源市教师工作坊整校推进项目校评价标准》,通过实地访谈、查看资料、听取汇报的形式评出“优秀项目校”,并将优秀经验固化成成果,不但通过“涟源研训”公众平台进行推广,还在各类研训活动中进行案例展示和经验分享,成为了各项目的特色课程。通过推动,优秀的校本研修范式在全市辐射,如双江小学的“小课题研究”模式推广到了伏口、茅塘、金石、七星街等乡镇中心小学,在全市形成了“真问题-真研究-真行动-真发展”的研究氛围;湄江镇长春联校、白马镇田心小学、荷塘镇中心学校也广泛运用“三研三磨”模式,细化教学问题,深化教法研究,提高课堂效益。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多校一品”的新局面。

(三)全面推进,一 “ 评估 ” 撬动一县域

推行全面的校本研修管理和评价,是县域校本研修质量整体提升的可靠保证。

2020 年,在较长时间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理论研究,课题组针对我市校本研修的现实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如《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中小学校本研修计划制订规范要求》《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办法》《中小学校本研修评估标准》等。其中《中小学校本研修评估标准》按“分校定类,分类定标,按标定策”的原则制定,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情况,分为薄弱学校、一般学校、优质学校三类,分别将目标任务定位为学习-研究-创新。既整体推进,又分校实施,对各级各类学校校本研修的设计和实施有着较好的导向作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成立了县级校本研修专项视导小组,按“巡察-指导-评估-督改”的形式进行全市全覆盖。一方面推行校本研修校长负责制,专业培养与绩效考评双向并举;另一方面,也以继续教育校本研修 24 学分为方式量化到每一位老师,通过自评、互评、校评的综合评分给予学分认定。

用规范化管理和科学性评价撬动全市各校,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朝常态化、实效化方向迈进,将乡村教师深度卷入其中。

三、成效与影响

1. 形成了 “ 县校研训一体化 ” 的模式。通过“六个一”三步走的策略,形成了“研训基地—基地校—学校—教师”四级研训实施体系,构建“线上研修-线下研修—校本研修—个人自修”相结合的常态化研修机制。

2. 打造了一批优质基地校。我们扶持、指导的涟源一中、市长郡蓝田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三一学校、市双江小学、伏口中学等 16 所基地学校都成为了各学段的品牌学校,有的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有的成为了湖南省课改样板学校,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3. 培养了一批名师名校长。我们指导培养的邓海泉、邱凤姣、吴丽华等乡村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刘六林老师、刘满辉校长被评为“湖南省三八红旗手”。

4. 推广了优秀经验。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南教育》等媒体对我们“研训一体、理实结合、坊校融合、夯实校本”的做法进行了报道。我们的实施模式在教育部主办的“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总结会上作典型经验,并编辑成视频教材在全国推广。王丽燕老师以《小课题研究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成果,作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员代表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热稿排行

ment.rednet.cn/common/js/wxshar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