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教育人物 > 详情

刘志荣:喜当“服务员”的乡村校长

2022-12-07 09:16:29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顺明 刘丽芳

2017年8月,刘志荣主动从经济发达的“三省通衢”白芒营镇调到大瑶山深处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小学、水口镇中心小学担任校长,“同事和朋友经常说我很傻很天真,其实,我只是想当好教育的‘服务员’。”

秩序由规矩创造

2016年年底竣工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小学、水口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因涔天河水库扩建而诞生的新学校,由原来4所学校的教师和6所学校的学生合并而成,学生人数多达1600人,几乎是上个学期的两倍;教师责任心和执行力明显不足,教师之间矛盾重重、人心涣散,唯独在抵触刘志荣发布的工作指令方面,动作整齐划一。

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积累给了刘志荣不动声色的底气,也练就了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特异功能”,他深知,效率来源于秩序,而秩序由规矩创造。

喜欢打篮球和当篮球裁判,迷恋规则和公平的刘志荣随即着手梳理原来各校的规章制度,结合以往经验、学识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和完善,形成一整套科学可行的制度体系,让全体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从而牵引学校迅速步入正常运转的轨道。

“校长是学校的策划者、引导者、管理者,更是服务者。”他认为,学校工作质量的提高,不是靠检查逼出来的,教职工的内驱力是关键。校长的首要职责,便是服务好教职工,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惑,满足他们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幸福感。

近年来,乡村教师的待遇虽有提高但仍然缺乏优势,个人发展受地域和氛围的限制严重,工作进取心与职业认同感普遍低迷。为了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构建健康的人力资源系统,刘志荣先是通过调研了解每一位老师的现状,设计提升教师教育力整体方案与教师发展规划方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位与分配。

他决定从新教师、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层管理者四个群体入手。对于前三者,着重培养职业情怀、理论素养、知识逻辑、教学方法和工具运用等五大基本素养;启发校本研究、教学组织、沟通协调、学生观察、自我反思和前沿探知等六大基本能力;运用swot分析法,帮助教师分析自身职业优劣势,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针对中层管理者,采用名校访学、跟岗、入校的形式,引导他们系统学习先进的管理体系,开阔眼界,丰富认知,探索办学治校理念的内在机理,确立了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整体性与层次性、干部引领与全员参与等五方面相结合原则,逐步建立以学校特色文化为底色的学校管理体系。

设立“金点子”奖是刘志荣想出的一个金点子,广开言路,倾听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发动他们的智慧,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学校的管理者。

他十分注重教师的培养,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通过校本教研、外派研学、专家讲座、校际交流,开展教师读书、文体、团建、竞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加压减负,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锤炼教师品德素养。

刘志荣还致力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引进名师视频教学+线下辅导老师答疑的“双师教学”模式,既让学生享受到稀缺的名师资源,也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思考和学习机会。任职以来,学校的综合教育质量逐步名列全县前茅。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刘志荣相信,乡村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乡村发展的希望,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整体实现。乡村教育应发挥在乡土文化、乡土文明教育中的优势,加强生态文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育,在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学手段甚至教学语言上,都应运用和突出乡村天然的优势,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对标城市,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美丽校园、幸福师生、理想教育”的和美教育发展路径的指引下,刘志荣结合学校特征,按照“五型六化”的治校方略,旨在通过净化、绿化、靓化、数字化、序化和文化系列工程,打造园林型、书香型、特色型、创新型、研究型校园。

水口镇是瑶族聚居区,瑶族人口占85%以上,在校学生中瑶族亦超80%,刘志荣紧扣瑶族特色,提出“建设有生命力的瑶族学校”的办学目标。

随后,根据学校办学现状与发展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家校共育为保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化“一训三风”。将课程整合成六大模块:道德与人文修养、语言与文化积淀、健康与社会生活、科学与实践创新、艺术与审美情趣、瑶族文化与传承展示等,每个模块又分成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

依托瑶山独特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引进瑶族传统舞龙、创编瑶族长鼓操,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学校体育相结合,通过毽球运动引发了校园足球热,设立公益节、语言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与各个课程模块相匹配的校园节庆活动,从精神层面、资源层面及制度层面确保课程顺利实施,构建了达成、完善、超越课程目标的激励系统与科学评价体系,让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在学校里实现“合格+特长”,让校园成为快乐的“瑶”篮。

学校每个星期开设1至2节瑶语课,由熟悉瑶族文化的老师教学生讲瑶话、唱瑶歌。为了让学生铭记乡情乡愁,还筹建瑶族文化展示馆,收集瑶族农耕、林耕以及日常生活物品进行展出,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瑶族和瑶族文化的认识与喜爱。

2018年,学校被评为“永州市园林式单位”。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舞龙队荣获全国龙狮网络争霸赛学生组传统舞龙金奖。2021年8月,成为全县“一校一品、一班一特色、一师一专长、一生一特长”品牌创建先进单位。2021年12月被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予“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环境优美、瑶韵浓郁、氛围和谐、活力无限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小学、水口镇中心小学已然成为了瑶山小镇的靓丽名片。刘志荣个人因卓有成效的乡村学校管理工作,多次荣获县教育局、县政府的评优和嘉奖,还获得了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授予“2021年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奖学金”项目。

教育要关注具体的人

和大多数山区乡村学校一样,留守儿童在水口镇的适龄学生中占比颇重,与父母长期分离,导致亲情缺失,隔代教育弊病重重,孩子普遍性格较为孤僻,不良行为习惯较多,所以学生的个人心理问题必须放在第一位。

刘志荣的另一个办学目标即“办好家长学校”。施行“一岗双责”策略,每一位教师肩负对应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安全管理双重责任;努力加强家长的教育水平,实行家校共育;开展心理咨询课程,对症结严重的学生进行定向长期辅导;链接社会关爱,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引进公益项目,大力推行阅读教育,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找到慰藉、排解孤单。

原来四年级有一名性格极为内向的女生,胆小、自卑、悲观,习惯将自己封闭在脆弱的保护壳里,拒绝与人交往。学校的心理课老师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攻破这个艰难的“课题”。

其举措包括,不定期地找她交谈,以亲切、诚恳、平等地态度表达关爱,使她产生信任感;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同桌布置每天与她说五句话、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的任务;组织跳绳、画画、游戏等趣味活动,带动她与大家一起参与,增进交流,体验活动的乐趣,感知生活的美好和友谊的可贵……

如今,这名女生变得乐观开朗了许多,拥有交心的好朋友,学习成绩取得一定进步,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期待。对此,刘志荣感到无比欣慰。

眼下,39个班级,1809名学生,93名教师,是刘志荣工作的全部。从教32载、担任校长11年的他,依然爱具体的人,爱工作本身,也爱工作的意义。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