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教育人物 > 详情

张琳艳:行走在校园里的“高清摄像头”

2022-12-07 09:16:15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彭新平 刘丽芳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彭新平 刘丽芳

炎陵县水口镇学校校长张琳艳被学生们戏称为“行走的高清摄像头”,与学校有关的一切,小到一张课桌、一顿饭,大到一栋楼、一座桥,她都随时随地关注,任何风吹草动,她皆能及时捕捉。

IMG_2519.jpg

“抢拍”苦事和难事

在炎陵县水口镇学校的校领导班子中,1983年出生的校长张琳艳年龄最小,但无人不服。她喜欢“搞特殊化”,苦事、难事带头做、抢着做。

教学上主动接手“烫手山芋”,假期值班自己率先“打样”。学校开展“垃圾不落地”工作,规定每位教师带领一帮学生,认领一块责任地。她“钦定”了全校最难清理的食堂外围,每天打扫3次,一到点就唱着小曲,扛着扫把,准时打卡开工,期间她会和搭档的孩子们谈天说地,交流清洁秘笈,体验劳动乐趣。学期结束时,这片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重灾区”华丽蜕变为学校卫生示范区,而那帮同甘共苦的“战友”,也都成了张琳艳的好朋友。

“乡村孩子上学条件比不上城市,阅读是成本最低、最容易打开视野的一条路。”为此,张琳艳积极为学校争取到湖南省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的公益项目,从阅读馆的选址、设计,到给3000多册图书进行包书、整理、分类、编号、填写书卡、造册、盖章、上架,始终亲力亲为,连轴加班。

2021年4月,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炎陵县教育局“大家访、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张琳艳组织领导班子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对家访的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安排和部署,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周期,她亲自走访了全校40多名特殊学生。不久,在暑期防溺水家访活动中,又把路程最远的地方分给了自己。每到一处,都会仔细地向家长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教学目标、日常管理要求;告知安全教育事项和安全常识;汇报孩子们的在校表现,也给家长带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建议。

在为学校和师生争取福利方面,她从不“手软”。水口中学门口有一座大桥,是600余名师生入校的唯一通道,前两年,因年久失修,中间两个桥墩严重损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借着县人大代表的身份,张琳艳将此情况写成建议,多次在各级各类座谈会上报告。经多方联动,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去年,正式启动了大桥的重建工作。今年五月底已顺利通车。

红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陪旧址朱家祠,让水口学校成为株洲市唯一一所拥有红色革命纪念地的校园。2021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经常有各级领导到校参观,张琳艳没有辜负这个“天赐良机”,火速申请引进了200多万元的暑期改造工程项目,让学校享受了一个彻底的“换脸”美容手术。

她还引进了多个公益项目,其中株洲服饰联合会从2015年至今一直一对多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每年为每人提供2000元现金还和若干文具、衣服、体育用品等。针对学校专业体育教师短缺的情况,巧借校友与家长里的退伍军人资源,给学生进行跑操、内务培训等志愿服务。

为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张琳艳常常主动寻找学习渠道与机会,带领或鼓励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共同进步;也乐于深入各类教研活动,听评课,指导青年教师参赛。2017-2020年,她参加了为期三年的株洲市小语骨干教师培训,获评优秀学员。去年又报名成为“湖南省第二届优秀乡村初中青年校长高端研修班”。她自主申报并主持完成市信息化项目《利用微课程促进学校的德育创新管理》,并对全体教师进行微课制作培训,引领大家从德育微课制作延展到学科教学微课制作,并用草料二维码收集整理微课资源,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微课、信息技术在线集体备课、网络学习空间等各类比赛。2018获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二等奖、市微课制作比赛一等奖、2019年株洲市教育信息化优秀典型案例一等奖,连续四年获网络学习空间市一等奖,撰写的教育督导论文曾获省一等奖。

“跟拍”每一个孩子

对张琳艳来说,善于沟通、平易近人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细腻温柔、共情力强,又乐观开朗,就像一个“人工智能”太阳,所到之处,都散发着恰如其分的光芒。

留守儿童占比在50%以上,如何为孩子营造温馨安全的成长氛围、弥补缺失的亲情是水口学校的重点课题。

依托省妇联的“知心屋”项目,充分发挥心育室功能,邀请省市妇联专家来校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心理讲座和团辅活动。建立留守儿童、特殊儿童档案,安排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家访、个人辅导等方式,将关爱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校运会、文艺汇演、手工制作比赛、班级生日会等,让孩子们在精彩充实的校园生活中学会爱与被爱。

“我的原则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学校里有一个“特别”的孩子,口齿不清,听力欠佳,一般不说话,被点名提问只是摇头点头。刚上学时,总爱藏在桌子下或者厕所里,还会捡垃圾往嘴里塞。张琳艳得知情况后,身上常备两个面包用来哄他,亲自帮他洗手,手把手教他吃饭,耐心地和他聊天,让他有困难就上校长办公室找她。慢慢地,这个孩子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个人卫生明显改善,脸上也红润起来,还会主动叫“姜脑思”了。

2020年上期,据反馈,有个初三的孩子不愿上学,班主任几次劝说无效,张琳艳便揽起了这个重任。她先加了孩子微信,经过两周多的沟通,得到孩子同意,前往家里面聊,孩子终于答应不退学,但要在家边学习。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张琳艳答应了,之后每周都亲自开车带着科任教师到她家送教,每次持续大半天,连续两个多月。终于,孩子主动提出要到校学习,但不想寄宿,她再次应允。因为路途较远,家里无人接送,一到雨天,张琳艳就开车送她回家,直到半年以后孩子顺利毕业,考取幼师学校。

还有一位成绩优异的女生,因为家长重男轻女,初中刚毕业就被迫南下广东打工。张琳艳得知后,先坐了40分钟的车,再步行绕过半坐山,赶到女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最终,孩子得以升入高中,并通过努力如愿考上大学。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那天,她抱着助力自己改变命运的“好姐姐”痛哭了一场。

对待教职工,张琳艳也讲究“雨露均沾”。她有一个小本子,专门用于记录自己与大家的谈话,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上的麻烦,她都尽己所能给予精神、物质或方法上的帮助,引导新手教师迅速进入状态,辅助处于瓶颈阶段的教师找到突破口。

每年春节到来之际,张琳艳会安排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工会主席等校领导分成四组,走访慰问退休老教师、老党员以及生病教师,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和新春的祝福。

“以情动人”的“福利”,甚至还辐射到了家长,她曾主导召开全校规模的大型家长会,对各班评选出来的“优秀家长”进行表彰,并邀请获奖代表分享家庭教育的理念与经验,在实现家校合力方面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2019年水口学校喜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2020在学校年度考核上获四连冠,还先后获评“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项目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交通示范校”“市信息化项目校”“市心育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株洲市文明校园”等。

“抓拍”学校特色

除了“爱心暖校”,张琳艳还主张“质量立校、教研强校、特色兴校”。

为了帮助教师开拓成长空间,大力开展“青蓝工程”,认真组织教师完成包含骨干教师示范课、新进教师视导课、支教教师展示课、徒弟汇报课在内的“四课”。坚持以赛促研,亲自督导教研组的建设,引导教师参加网络空间评比、教育信息化案例评比、征文比赛、省在线集体备课、市县优课评比等竞赛活动。同时也采用通用的“引进来、走出去”方针,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双向输血。

依借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她将养成教育、红色教育、劳动教育、书香教育、学科教育、感恩教育等结合起来,推进学校特色校本阅读“悦梦”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应用,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教育,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其中,《红色经典文化主题阅读》活动,已然成为学校本土教材的金字招牌。此外,定期开展“缅怀先烈,继承传统”的红色教育,组织学生瞻仰朱家祠、叶家祠、桥头江家等革命纪念地,开发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组织乡味十足的红色主题情景剧展演、红色舞蹈创编、小小讲解员、红歌传唱等活动,在校园广播环节开辟红色歌曲和红色诗词故事专栏,以新颖活跃的形式,在日常细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

“以德为先、活动育人”是张琳艳在学生发展领域的行动纲领。“阅读•梦飞翔”项目落地后,成为了落实养成教育的抓手,在全校实行阅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除每周一节阅读课,每天还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组织学生轮流上台分享好书。开展如好书推荐比赛、情景剧创作大赛等各种大型主题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大赛,以活动提升兴趣,以兴趣促进成效。2018年,水口学校荣获“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2019年获评阅读·梦飞翔“优秀学校”。张琳艳个人也被湖南省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慈善基金、炎陵县教育局评为“2018-2019年推广阅读活动优秀校长”。

张琳艳眼中的乡村教育是应该从乡村儿童的需求出发,是离大自然最近的现代教育。“生活即教育,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她表示,未来大的方向是继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促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使学校德育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探索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努力形成全员、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全覆盖的特色德育模式。

谈到更现实的“家长里短”,她又列出一串具体的愿望清单:申请新建一所中心幼儿园,完成初中部的学生宿舍的改扩建,还要新建一栋教学楼,全面改造学校的自来水管道……”

张琳艳之于水口学校,就像一位勤劳隐忍的母亲之于家庭,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没有热血沸腾的燃情故事,琐碎繁杂,平淡凡常;亦如镇子里静静流淌的洣水,不骄不躁,不急不缓,日复一日,无声无息地润养一方水土、熨暖一方人心。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