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高等教育 > 高教人物 > 详情

史琴:从“笔杆子”到“教学匠”

2022-09-15 16:52:51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湖南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李娟芳 报道

她曾经是一名记者,上山下乡,写过很多精彩的文章,拍过很多漂亮的照片,记录了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她现在是一名老师,躬身于“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与怀化开放大学的老师们一起,立志为怀化乡村振兴贡献“开大人”的力量。

她叫史琴,现任怀化开放大学的副校长。作为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她带领怀化开放大学的“农民大学生”工作团队,潜心培育扎根乡土的实用型人才,在泥土的芬芳中绽放青春的风采。

从记者到老师,微笑转型再出发

2006年6月,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的史琴怀揣着一片新闻梦想,来到了怀化日报社工作。这一干,就是13年。13年中,她走遍了怀化的山山水水,用优美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大山深处真善美的故事,传递着新闻记者的理想与深情。在怀化日报工作期间,年均发稿量达500余篇,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宣传系统抗冰救灾先进个人”“怀化市十佳记者”,采写的稿件多次荣获各类国家和省级新闻奖项。

2019年6月,因工作需要,史琴被调往怀化开放大学(原怀化广播电视大学)任副校长。开放教育的理念是怎样的?开放教育的学生学情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利用开放教育的优势为怀化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门外汉,史琴带着无数的未知与疑惑走进了怀化开放大学。

“常怀学习之心,坚持修身求知!”史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学校,每一个教职工都是她的老师,每一个课堂都是她的榜样。她总是在工作之余,向老师们学,从开放大学体系海量的学习资源里学。史琴很快完成了角色的转换,熟悉了分管领域的各项业务,工作起来得心应手。2020年,上任一年后,因思路创新,她分管的招生工作在国家开放大学招生工作案例评选中获三等奖。她分管的教学工作获评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教学单位。

从田间到教室,育人育心作表率

因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也因为从小对教育事业怀有敬畏之心,从记者转行做老师,对史琴来说是一种机缘巧合,更是一种得心应手。为了更好地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她与年轻的教师们一道,落实落细好各个环节,并力求打造新的亮点。

她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从论文指导到形考评阅,从课堂讲授到网上阅卷,从田间地头的实践教学到国家开放大学、湖南开放大学的各项教学比武,总是活跃着她的身影。“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要教学环节抓好了,学校开放教育的工作才能实现提质增效。”史琴说,只有深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她才能更加了解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工作。

由于有着扎实的文字写作功底以及理论知识,史琴还专门担任了《实用文体写作》《农村常用实用写作》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三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她的实用文体写作课,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讲解,而是针对我们工作的需要,用具体的事例为我们讲解,一堂课下来受益匪浅。”听过课的学生这么说道。

由于开放教育的学生都是成年在职对象,为了让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史琴还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2021年,她指导的两名农民大学生参加国家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微视频征集活动,均获得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校选拔赛获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

从教学到科研,根植乡土育人才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是关键。作为一直承接“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学校,怀化开放大学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的推进。

这些年来,史琴带领学校“农民大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老师们一起,奔走在田间地头,去回访学校农民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去开拓农民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基地,去开发更加适合本土农民大学生的课堂。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史琴更是带领学校的农民大学生教学骨干团队,为农民大学生量身定制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实践课等模块。在区域特色课程的设置上,积极开发怀化本土课程,如《红色通道》《高山刺葡萄种植技术》《猕猴桃种植技术》等,形成了既科学完整又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体系,受到学员的追捧和喜爱。为了方便学员学习,加强与企业、乡镇合作,在13个县(市、区)建设实践教学基地26个,各教学站点积极组织学生前往教学基地展开“田间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民大学生项目服务怀化的乡村振兴,2022年,史琴成功申报《开放大学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研究——以怀化市为例》市级课题,以期用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实际工作。

角色转换,初心仍在。从“笔杆子”到“教学匠”,史琴始终在努力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完善自我,将青春与汗水洒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