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三湘校园 > 详情

衡阳县界牌中心小学:音乐疗愈童心,歌声唤醒自信

2025-11-14 18:54:1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汪燕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汪燕)如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洒入更多阳光?“用音乐!”衡阳县界牌中心小学给出了一份肯定而暖心答案。今秋开学以来,该校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将音乐团体辅导活动搬到操场,用一场场“心音”的实践,收获了超出预期的育人效果。

图片1.png

面对留守儿童中可能出现的内向、自卑等心理倾向,传统的室内辅导有时显得力有不逮。该校心理健康教师与音乐教师大胆求变,将音乐课堂搬到了蓝天白云下的操场上。

“封闭的空间无形中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感,而广阔的天空本身就有疗愈作用。”老师道出了改革的初衷。活动中,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圆圈,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节奏游戏、集体合唱和自由律动。没有课本的束缚,没有考试的压力,音乐成为唯一的共同语言。在这个温馨、开放的氛围里,每一颗小心灵都开始尝试向外舒展。

图片2.png

改变的种子,在一次次共鸣中悄然发芽。活动初期,不少孩子羞涩地低着头,歌声微弱。但音乐的魔力与同伴的鼓励,逐渐融化了这层保护的“外壳”。越来越多曾经沉默的孩子,敢于站到圆圈中央,成为舞台上真正的主角。

五年级学生小轩的变化堪称典范。这个曾在课堂上被点名都会脸红的男孩,在《孤勇者》熟悉的旋律响起时,竟主动举起了手。他站在圆圈中央,尽管歌声带着些许紧张,却完整地为大家独唱了一段。当他放下话筒,迎接他的是全场最热烈、最真诚的掌声。“原来站在大家面前,也没有那么可怕。”小轩的这句话,标志着一份自信的破土萌芽。

图片3.png

界牌中心小学的“阳光音乐疗愈”活动,生动诠释了艺术教育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独特价值,它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情感表达的出口和一个被集体接纳的舞台。在这里,每一个音符都是鼓励,每一次掌声都是肯定。

“音乐治疗,润物有声。”该校校长汪澜表示,“当自信的种子被歌声唤醒,这些乡村的孩子们必将如同舒展的幼苗,迎着阳光,更加茁壮、灿烂地成长。”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