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至18日,第二十六届湖南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湘潭市雨湖区建元中学举办。来自全省469支队伍、1081名学生、500余名指导老师参加科创实践、乐高教育类项目现场交流展示活动,另有213名学生、200余名指导老师参加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类作品省级展示交流,共赴校园科技盛宴。
5月17日上午,湘潭市雨湖区建元中学艺体楼内人声鼎沸,活动现场,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肖航、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孙传贵、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为、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若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副社长蒋宇、湖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刘吉延、湖南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钟飞彪、湘潭市教育局局长唐正武、湘潭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谢兰焰、湘潭市雨湖区委书记陈小平等领导共同为第二十六届湖南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开幕,现场气氛瞬间沸腾,一场科技与教育的盛宴就此开启。
本次活动的科创实践类项目丰富多彩,涵盖智能机器人A、B、C类,乐高教育FLL挑战与探索组,创意智造组以及优创未来组等。
起飞、降落、识别颜色……在智能机器人项目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赛学生熟练地操作机器人,使其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展现出扎实的编程能力和对机器人运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乐高教育FLL挑战赛场上,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的学生们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创意与团队协作精神,攻克一道道难关。创意智造组和优创未来组则在崇德楼五楼的场地里,让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从图纸走进现实,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与智慧。
镜头一转,在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类项目的各个赛场里,学生们沉浸于数字创作的世界。他们运用先进的数字工具,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设计出创意十足的电子板报与海报,构建出富有想象力的3D模型,并通过微电影和微视频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科技与艺术、文化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的形式表达了对世界的独特见解,提升了自身的数字创作能力和计算思维水平,为新时代学生数字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全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原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展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成果的科技创新活动,自2000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为全省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信息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的舞台。2025年活动由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省电化教育馆、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湘潭市教育局、湘潭市雨湖区教育局承办,湘潭市雨湖区建元中学协办。
编辑:吴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