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周晓枫:温度,是写作的灵魂

2025-07-08 12:14:41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嘉宾介绍:周晓枫,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散文集《聋天使》《你的身体是个仙境》《巨鲸歌唱》《有如候鸟》《幻兽之吻》等,曾获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钟山文学奖、花地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奖项。出版童话《小门牙》《小翅膀》《小酒窝》《星鱼》《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我的名字叫啊吨》,绘本“没什么大不了”“做自己真好”系列等,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桂冠童书奖、春风童书奖等奖项。

_DSC7111.JPEG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杏 摄影 赵佑)当AI能模仿鲁迅的犀利、复制张爱玲的苍凉,甚至批量生产“文学”时,文字写作者又该何去何从?7月8日,第五届湖湘教师阅读与写作训练营在长沙启航,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周晓枫用写作的温度,带领大家一起感受那些难以被编程的生命体验,体悟那些微小却动人的情感瞬间。

“梦里的星粒可以踩出乐音,梦里的河流可以悬于头顶,梦里的植物擅长迁徙……”这段关于“梦精灵”描述,这些充满温度的文字,正出自周晓枫的《小酒窝》。 周晓枫既是创作出《小门牙》《小翅膀》《小酒窝》等童话的“造梦人”,也是深耕散文领域的文学名家。

当然,周晓枫与教师朋友和语文教育教学关系更密切的,是其“高考作文满分考生”这个身份。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作品曾两度登上高考语文试卷。从高考满分作文的惊艳亮相,到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探索,从儿童文学编辑到儿童文学作家,周晓枫始终相信:温度,是写作的灵魂。

回忆起自己与写作的缘分,周晓枫总说,是语文老师为她点亮了人生的 “天启时刻”。

小学三年级的那次经历,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至今仍在她的记忆里荡漾。那天,因为生病,她迟交了作文。本以为会受到批评,语文老师却做出了一个偶然的决定 —— 让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这篇作文。

站在讲台前,周晓枫的心跳得像揣了只小兔子。当她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她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上心头。那十分钟的朗读,起初并没有太多热情,可当她感受到同学们专注的目光,听到偶尔传来的低低赞叹,一股幸福的暖流瞬间包裹了她。

这份被关注的 “虚荣心” 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让她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写作的力量。原来,自己笔下的文字能吸引这么多人的注意,能引发大家的共鸣。

回望自己的写作之路,周晓枫心中满是对语文老师的感恩。她觉得,老师的鼓励,哪怕是对自己“虚荣心”的满足,都是促使她走上写作道路的关键。

_DSC7121.JPEG

当AI化作数字洪流,以太字节为单位储备知识、以毫秒为单位捕捉信息时,我们还需慢下来读书吗? 当算法试图复刻文学大师的笔触,甚至批量生产“文学”时,文字写作者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活动现场,周晓枫分享了她对AI写作的看法——工具的价值在于“如何使用”,她认为,AI 是新工具而非威胁,就像火与印刷术的出现,新工具总会带来机遇与挑战,关键在于人如何掌控。

周晓枫始终认为,写作的核心是不可替代的个人体验,AI虽能高效产出内容,却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偏见与思考过程,写作是内心渴望的表达,如同恋爱、修行,这种个人体验是旁人或工具无法替代的。

至于未来,周晓枫认为AI与人类写作可以共存,同时作家“从0 到 1”的原创过程会更显珍贵,人类的独特创意也将更有价值,即使AI远超人类,也要像“战斗到最后一分钟” 那样坚持写作。

最终,周晓枫总结道,AI的能力强弱其实并非关键所在,真正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是否怀揣着对写作的那份炽热渴望。只要这种渴望不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写作的火焰就将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持续燃烧。

谈及创作童话的初衷,周晓枫表示是因为“我相信”,她坚持写童话并非因市场或读者群体,而是相信童话里的场景,在真实世界中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且希望能持续保留内心的“孩子气”。

周晓枫认为人应像孩子一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敏感,才能持续成长。孩子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甚至值得成人学习。“只有尊重自身与孩子的天真,才能写出真实的作品。”周晓枫说。

“乡村孩子身边有稻田、溪流等丰富素材,乡村教师该如何引导他们发现乡村日常的文学性并转化为文字呢?”

“您的散文风格独特,为何会大量使用形容词?非虚构写作与散文中的虚构之间的边界该如何界定?”

“怎样引导孩子摆脱套路化写作?又该如何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

活动现场,周晓枫还与大家展开了热烈互动,引发了大家关于文学,关于教育,关于写作等方面更深层次的启迪与思考。

名家现场语录:

一个新工具出现时,一定会带来惊呼和欢呼。

写作是内心渴望的表达,如同恋爱、修行,他人或工具无法替代个人体验。

AI时代,从0到1”原创过程更显珍贵。

人应像孩子一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敏感,才能持续成长。

编辑:余杏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