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吴亚滨:AI时代,最核心的能力是阅读与写作

2025-07-08 17:01:4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嘉宾介绍:吴亚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思维训练研究中心核心专家,清华大学继教院国培专家,剑桥认知基金(CoRT)思维训练体系首席讲师。

_DSC7421.JPEG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鑫宇 摄影 赵佑)当技术将文明带入智能时代,教育将发生怎样的变革?7月8日,第五届湖湘教师阅读与写作训练营在长沙举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吴亚滨现场带领大家探寻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阅读与写作。”开场,吴亚滨便以身边人的经历举例说明,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写作能力的背后其实是人的思想与逻辑。

在这个时代,在宝贵的一堂课时间里,教师到底要教给孩子们什么?

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人格……在吴亚滨看来,每堂课的侧重点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是每位老师备课都必须首要思考的问题,要先有“靶”才能有学,从而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当AI能写高考作文时,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吴亚滨以高考作文为例,特别表示,技术迭代愈快,教育越要回归根本性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从机械化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再到现今的智能化时代,教育,从古至今到底有何变化?

现场,吴亚滨缓缓讲述着人类生产力的四次跃迁,简析着教育在生产力变革中的不断发展。

回到现在,在教育AI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该怎样面对?

“教育AI的深层价值不在工具层面,而在范式层面。”同时,吴亚滨也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担忧,“我们要警惕用未来技术复刻陈旧课堂的荒诞。”他提醒大家,不能让人工智能直接教给孩子一个答案,人工智能是帮手,不是答案。

“人工智能替代不了我们,人机配合才是最好的方案。我们可以借助机器的帮助,但最终的决策依然是人,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如何与机器配合。”吴亚滨在现场详细讲解了7大典型教学场景的人机配合,告诉大家该以怎样的姿态拥抱技术。

“未来的核心矛盾不是人与机器的竞争,是人之间意识进化速度与认知承载能力的赛跑。”吴亚滨表示,人工智能时代依然是人与人的竞争,元问题意识、动态学习力、人本判断力、跨界整合力等等都是未来人需具备的能力。

吴亚滨在现场还演示了“中南智研”AI教研系统如何协助教学教研。他希望,让技术赋能教育,让教师成为“AI协作的设计师”。

_DSC7526.JPEG

当天活动现场,吴亚滨还被聘任为中南教育智库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专家。

名家现场语录:

当AI能写高考作文时,我们却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写作的根本是思维。

AI时代,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阅读与写作。

我们的理性都是为了最终的感性。

编辑:曹鑫宇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