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市县联播 > 详情

娄底娄星区:多措并举,打造升级版体艺教育

2025-04-02 14:40:58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定文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杨定文

打造全国足球和篮球特色学校28所,省市区级足球、篮球、排球、戏曲等特色学校31所,中小学生体质优良率达50.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娄底市娄星区扎实开展体艺教育,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初步形成统筹规划、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体艺教育工作格局。

因地制宜,精心打磨体艺特色

通过持续改善校园体育教学软件和硬件,全区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为体艺特色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3月20日下午,记者刚一走进娄底市第二中学,便听见田径场内传来的音乐与呐喊声,高一年级的学生举着班旗齐整小跑,进行着这一时段的大课间运动。绿草如茵的场地与青春朝气的学子相映成趣,展现着这所体育传统校的风采。

“我们始终将体育传统校建设融入长远发展规划,列为重点工作,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校长曾亦农介绍道。

站在2023年修葺一新的田径场远眺,高耸的塔吊正在加紧作业,新建的艺体楼即将竣工验收,这座投入600万元的功能楼,配置了3个羽毛球场,6间音乐、美术教室,教职工健身房、运动员休息室、淋浴间一应俱全,将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为舒适的运动环境。

二中体育馆.jpg

“田径场内的灯光足球场,保证了学校足球校队的训练时长,也打破了赛事的时间限制,不论是班级比赛还是更高规格的省市级赛事,都能在夜间顺畅进行。”该校体艺处主任付雪兵说。

而在校园面积不足15亩,却有3000余名在校学生的娄底先锋学校,又是如何突围场地狭小的限制,有声有色开展文体活动?

在与校长陈智勇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了该校“小而美”的勃勃生机。“2023年,我们把学校临街的一楼、二楼30余间铺面全部收回,用于打造艺体功能室,办成了95个课后服务社团。”陈智勇指向教学楼说道。

“小而美”的妙招还远不止这些,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愉悦上好体育课,学校采用游戏式教学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每节体育课都采用小游戏、小运动、小竞赛的方式进行,既增加了学生运动兴趣,也能够方便学生在狭小的区域里面活动。

先锋课间游戏.jpg

学校还精心策划了大课间活动,每天有一个年级的学生会在操场上进行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如跑操、花式跳绳、韵律操等,而其他年级的学生则会在教室里开展室内操。

这些活动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既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创新举措,不断优化师资配置

师资是体艺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区内各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优秀的艺体教师和为在职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024年,娄底四小接连斩获全区篮球男子、女子亚军和娄底市女足冠军,好成绩的背后,是历任学校管理者十余年来重视梯队建设,一步一个脚印蹚出的康庄路。

四小女足.jpg

梯队建设,离不开艺体师资队伍的巩固完善,外聘专业俱乐部的教练带队、授课以及参与社团建设,是该校充实体育教师团队的积极举措。“我校有近4000人的学生规模,在配齐配足体育艺术教师的前提下,要想在竞技场与课程上齐头并进,就必须把校外专业师资请进学校。”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校外专业教练主要负责战术以及技巧训练,本校体育教师负责学生管理以及日常训练、心理疏导,一个主抓竞赛,一个负责日常,师资融合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每周三第五节课,学校还会邀请专业教练和体育组老师同上一堂课,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本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

娄底二中同样重视体育教师的引进与培养,近年来每年都会至少引进2名优秀艺体教师。学校对专业教师施行“竞聘上岗,奖优汰劣”机制,确保师资队伍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二中课间操1.jpg

同时,学校优化配备训练团队,注重老中青传承:体育正高级、特级教师肖建威,冠军教练龚巍伟,国家级篮球裁判聂盟、全省三级跳远记录保持者姜识广等老师各司其职,带出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运动员。

全员参与,人人发展兴趣特长

娄星区中小学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全力保障学生拥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这样的文体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区内学子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在社团活动、大课间和比赛中精彩绽放。

课间15分钟玩什么?娄星区万宝芙蓉学校鼓舞队有自己的活动方式,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六至八年级的54名队员击鼓起舞,技法娴熟,脸上的表情彰显着从容自信。

万宝芙蓉鼓乐队.jpg

可去年秋季学期,他们都还不是这番精气神。作为学校体艺教育的标杆项目,鼓舞队通过系统化训练与舞台锤炼,实现了短期内的跨越式成长。“第一次出校表演,我对孩子们的表现不甚满意,回校反复观看现场表演视频后,大家一同找出了问题所在。”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曾李明白,这群来自农村的孩子,需要更加落落大方。

期间有很多人劝过曾李放弃,艺术表演需要天赋,苦练可能收效甚微,但曾李和孩子们都咬牙坚持下来,握鼓槌的手破皮了缠上绷带继续打,表情不够到位就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继续练,终于,在娄星区第24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鼓舞队的表演得到一致认可,获评“最佳风采奖”。

在娄底市金海学校,课程教研上的创新同样给了每位学生发展空间。体育课程探索走班制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音乐课程探索趣味律动游戏与课程有效融合,美术课程探索将地方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并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

“我们每个年级的体育课都安排在同一节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体能等课程,一选就是一个学年。”该校小学部校长杨城花告诉记者,以往的常规体育课,让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的时间并不多,体育课实行走班制后,在课堂中就落实了每个孩子掌握一项体育技能。

我校李培新老师在体育赛课中.jpg

不仅如此,学校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既是个人展示的田径运动会,也是全员参与的趣味运动会,每个孩子都会参与到拔河、跳绳、接力赛等赛事中,是啦啦队也是运动员;而教师运动会和亲子运动会的开展则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体育全员化,让每参与者都享受到了运动的快乐。

“全员+特长”育才理念的坚持,为全区学子搭建了多元发展平台,同时也为各校选拔出了艺体好苗子,在各项赛事中频频斩获佳绩:2024年,全区师生在湖南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优秀创作奖1个;学生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斩获金牌16枚、银牌14枚……

“聚焦打造体艺教育升级版,我们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通过课程优化、师资建设、科技赋能、评价改革等方面的综合施策,构建一个集融合性、实践性、创新性于一体的体艺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推动娄星教育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娄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晖说。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