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三湘校园 > 详情

【全员文体的雨花“智慧”⑤】雨花实验小学:如何让一平方米的价值“最大化”?

2025-04-16 15:27:18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指示精神,2024年8月,湖南正式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在长沙市雨花区积极推进“全员文体”活动的实践中,“空间限制”“安全保障”以及“智能化提升效率”等问题成为焦点。这些难题并非雨花区所独有,而是众多地区在推广全员文体活动时普遍面临的挑战。为了深入分析并解决这些挑战,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新闻网联合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深入10所学校展开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了主要问题和难点,同时挖掘出这10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的创新举措。这10所学校在场地利用、安全管理、资源整合以及特色打造等多个方面的经验,为各地各校推进全员文体活动提供了清晰也实用的参考路径。

雨花实验小学,2000多名小学生齐吹竹笛。“人人会乐器,班班能合奏”是校园常态.png


【全员文体的雨花“智慧”⑤】雨花实验小学:如何让一平方米的价值“最大化”?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余杏 王诗蕾 通讯员 何嘉僖 陈红 陈强

雨花实验小学是一所城区老校,共有师生2834人,占地面积仅15560.46平方米,人均面积不足5.5平方米。如何在这有限的空间里,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元且具教育意义的学习与活动体验,成了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为破解这个难题,学校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开展深入调研,力求让校园每一平方米都发挥最大价值。

校园空地上,跳房子、飞行棋、滚铁环、闯关游戏纷纷登场,曾经单调的地面摇身一变,成了活力课间的创新乐园。学生们在这些游戏中奔跑、欢笑,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

地面游戏:活力课间的创新探索.jpg


六年级的李同学兴奋地说:“现在课间能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在校园里每天都很期待课间时间,感觉特别有意思。”

在校园空间资源充分利用的探索进程中,学校还将目光聚焦于墙面,致力于把原本仅具装饰功能的墙面,转变为富有教育意义与趣味互动性的学习载体。学校精心构思并设计出11款墙面游戏。此外,学校创新性地在墙面上增设了67个摸高器。

科学课张老师表示:“这些墙面游戏和摸高器,既增加了学生课间的乐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的身体和思维,效果非常好。”

学校将目光聚焦于墙面,致力于把原本仅具装饰功能的墙面,转变为富有教育意义与趣味互动性的学习载体。.jpg


针对雨天户外活动受限的问题,学校挖掘室内活动潜力,引入桌面游戏项目,明确以益智、策略、协作等为核心的引入思路。体育老师筛选出16种适宜校园开展的游戏,包括锻炼思维的象棋、培养理财意识的“大富翁”和提升协作能力的合作解谜桌游等,并为56个班级每班购置10套高品质游戏道具。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创新视角延伸至走廊拐角处的书柜与学科角,组织教师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针对书柜与学科角的空间特点,设计出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游戏项目。

在走廊空间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4个走廊开放式书吧和56个班级书吧,各类书籍陈列有序,随手可得,这些书吧成为学生课余时间主动开展阅读学习,拓宽知识视野的重要场所。

7个学科角则依据不同学科的独特属性,量身定制了特色游戏,如数学角的“数字解谜大冒险”,英语角的“英语绘本朗读亭”,科学角的“乐高拼图墙”等。这些角落充分利用闲置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在轻松的课间时光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年级学生王同学分享道:“我特别喜欢去英语角的朗读亭,在这里读英语绘本感觉自己的口语都变好了。”

通过一系列的“巧布局”,学校成功打破空间局限。原本仅有15560.46平方米的学生玩耍空间,经过合理规划与巧妙设计,被有效扩充至27760平方米,人均活动面积从不足5.5平方米提升至9.8平方米,极大地拓展了学生们的活动范围,为他们带来更加自由、舒适的课间活动体验。

编辑:余杏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