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犹如新学期的序章,奏响着校园生活的前奏。长久以来,传统的开学第一课模式已然成为一种定式: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述着新学期的要求与规矩,学生们则整齐端坐,安静聆听。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虽能高效地将规则传达给学生,却在不经意间将学生学习主体的光芒掩盖。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不妨转换思路,让孩子们在开学第一课上畅所欲言,分享寒假中的精彩故事。
寒假,是一段充满无限可能的时光,每一个孩子的经历都如同独一无二的宝藏。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回到久违的家乡,古老的街巷、熟悉的乡音、热情的邻里,让他们深深沉浸在浓郁的乡情之中,感受着血脉深处的文化传承与亲情的温暖羁绊;有的孩子投身于冬令营的集体生活,在团队协作与趣味活动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学会了与人相处的艺术;还有的孩子一头扎进书的海洋,在古今中外的知识世界里穿梭遨游,让思想与智者对话,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更有一些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经历了意义非凡的成长故事,可能是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也可能是完成了一次自我挑战,这些经历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当孩子们在课堂上分享寒假故事时,他们开启的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成长之旅。在组织语言、讲述经历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原本零散的记忆被有条理地梳理成连贯的语句,逻辑思维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石,为日后的阅读、写作、发言等学习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倾听他人故事的过程,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孩子们会不自觉地代入他人的情境,感受故事中的喜怒哀乐,从而培养出难能可贵的共情能力,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包容和丰富。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搬运,而是一场心灵与心灵的深度对话、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让孩子们分享寒假故事,正是搭建了这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而是成为了学生成长的倾听者与引导者。通过倾听孩子们的故事,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和成长需求,这些一手信息犹如一把把钥匙,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精准的方向,让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分享寒假故事为开端的开学第一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与单调,为新学期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在这里,每一个孩子的声音都被听见,每一段独特的经历都被珍视。它不仅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促进师生交流、同学互动的平台。这样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师生将携手共进,共同开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探索、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学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作者单位 常德市石门县三圣乡樱桃小学)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