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覃凯梨)9月29日,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2025级新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现场,当一支特殊的方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主席台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支方阵的成员不是身着戎装的新生,而是平日里在办公室、教室里谆谆教诲的辅导员老师们。

“太开心了!看到我们的辅导员也走在方阵里,感觉特别震撼。”来自智能制造学院的新生小李激动地说。
这份震撼,源自辅导员们连续数周的真情付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全体专职辅导员按时与新生一起投入训练。从基本的军姿站立到规范的行进步伐,他们一丝不苟地反复练习,烈日下,训练场上站军姿的新生们咬牙坚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辅导员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

训练场外,辅导员们的陪伴无处不在。智能制造学院的廖松志、王海燕老师总是早早出现在训练场,细心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建筑工程学院的刘思思、任芳老师几乎把“办公室”搬到了训练场边,全天候守护着学生;特殊教育学院的梁定华老师针对听障学生的特殊需求,创新沟通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关怀。
即使在训练期间,辅导员们的育人初心始终未改。信息商务学院的姜春耕、黎冕等老师曾在深夜护送突发疾病的学生就医,守护至天明;智能制造学院的兼职辅导员何佳老师更是忍着脚伤,凌晨驱车送急病学生前往医院,通宵陪伴直至学生转危为安。
“这次师生同训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育人实践。”学校学保处处长李寒佳表示,“通过与学生同训练、同作息,辅导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言传身教的真谛。潜移默化地影响,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力量。”这种创新的育人模式,不仅快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辅导员的应急处理与组织协调能力。

这种“师生同训”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界限,创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当辅导员们与学生并肩站立在训练场上,教育的意义在无声中传递,榜样的力量在行动中彰显。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