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况来看,在(24分38秒)到(26分08秒)的司马光故事讨论中,形成了有深度的互动,有学生补充了‘水离人’的创新思维。”
“从本节课的学生表现来看,学生的发言中有多次深度回答……”
中南智研数智化教师成长平台(以下简称“中南智研”)全面、专业、精准的课堂分析报告,让参加湖南省“国培计划”(2025)的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眼前一亮。
10月21日,湖南省“国培计划(2025)”——中小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跨学科研修项目走进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来自湖南14个市州的140名小学语文与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入校观摩,参加主题为“语德相融,以文化人”的小学语文与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的梯次进阶研修与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
作为项目观摩校,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精心准备了《海底世界》《跳水》两节示范课,并创新融入人工智能,借助“中南智研数智化教师成长平台”提供教案指导、课堂分析,与140名教师一同沉浸式体验AI支撑的课堂实施,探讨跨学科教学策略。
这场活动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语文出版社、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承办,这是中南智研为省级教师研修活动、学校跨区域教学研讨提供技术支撑、专业赋能的生动范例。
活动承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优秀课例观摩中吸收中南智研的课堂分析,开拓了教师眼界与思维。平台使用起来好上手,课堂分析又很专业,切实让大家体验到了技术的领先。
数智工具深度融入,破解跨学科教学难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呈现语文课程内容,并将“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体现了对加强学科间关联的重视。“跨学科学习”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和综合性特点,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落到课堂之上。
活动示范课磨课期间,围绕“如何上好一堂融合道德与法治的语文课” “语文融合道德与法治的教案,如何设计才能更专业”这两个核心问题,中南智研给出了回答。
课前,中南智研开始介入,通过“AI 学科融合”“AI 备课指导”两大系统为枫树山小学授课教师提供支持。平台针对《海底世界》《跳水》两节示范课的学科融合点进行智能分析,生成了个性化教案设计建议。此外,中南智研还通过平台的“教案诊断”功能,排查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中的潜在问题,助力教师打磨出兼具学科深度与融合广度的优质课例。

《海底世界》示范课

《跳水》示范课
课中与课后,中南智研的“AI评课教研员”系统全程介入,录制课堂、分析课堂,实时抓取教学数据,并从教学背景分析、课堂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计划课堂实施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思维发展情况分析、课堂学习深度分析、课堂互动与学习评价分析等六个维度生成课堂分析报告。
中南教育智库首席运营官谢龙在课堂分析报告解析环节,引导140名教师跟随中南智研的牵引,精准回忆课堂细节,并提供全面、精准、专业的评课参考,让两堂示范课的优势与改进方向一目了然。谢龙还邀请“人工智能教研员”现场评课,随叫随到的“AI教研员”让课堂教学评价可观、可感、可用。

中南智研课堂分析报告讲解
沉浸式研修获好评,教师成长获AI助力
中南智研平台的介入让此次跨学科研修从“经验分享”走向“数据支撑”,解决了跨学科日常教学中“融合点难找、教案设计无方向、评课缺乏客观标准”的痛点。参与观摩的骨干教师纷纷感慨,中南智研提供的课堂报告文本“听得懂、好吸收、学得会、能落地”。
“原来评课还能这样清晰,数据呈现、专业解读相辅相成。”现场听了“中南智研”评课后,来自郴州市桂东县思源实验学校的李老师感慨,中南智研给评课带来了新的可能,这次体验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未来课堂的种子。

AI教研员评课界面
接下来,中南智研数智化教师成长平台后续将持续迭代升级,为更多地区、更多学校提供数智教育服务,让数智工具常态化,持续服务教师备课、授课、教研全流程,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延伸阅读:
中南智研,是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依托《湖南教育》积累的海量权威课例资源与中南教育智库专业力量自主研发的AI平台,指导教师备课、授课、教研等,助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区域教育质量。
坚守教育初心,遵循“教师为主体”原则,坚决防止AI越界,防止AI替代教师的教学主导权,防止AI削弱教师教学设计、课堂互动的能力。
具有开放性和普适性,推动教育信息化从“硬件堆砌”转向“软性赋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技术红利,从“教书匠”蜕变为“教育家”。
详情关注“中南教育智库”微信公众号。
文图/王玉洁
编辑:王玉洁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