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苗 张冰雁)近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学院“青鸟筑巢”社会实践团走进长沙县天华村和望城区郭亮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趣味装配式建筑科普活动。
传播绿色理念 科普建筑新知
实践团通过精心设计的《我们的房屋奇妙之旅》课程,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建筑探索之旅。在讲座现场,“房子的‘骨骼’是什么”这个有趣的问题一经抛出,立即引发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志愿者们用“钢筋混凝土是骨架”“水电管线如血管”等形象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建筑构造原理,重点介绍装配式建筑“搭积木式”建造的创新优势。通过互动问答、图片展示等生动形式,孩子们了解到传统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的区别,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随后,团队组织了拼鲁班锁的手工活动,该活动将传统榫卯智慧与现代装配式建筑理念巧妙融合,带领孩子们通过拼装鲁班锁,亲身体验中国建筑智慧的魅力。志愿者们将精心准备的鲁班锁材料包分发到每个孩子手中,手把手指导他们进行拼装。“这块要转个方向,对,慢慢来……”在耐心指导下,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既感受到传统榫卯工艺的精妙,又体会到现代装配式建筑的智慧传承。
搭建亲情桥梁 温暖留守儿童
实践团还特别策划了“家书传情”主题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创作“我家的绿色房子”绘画作品。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将对父母的思念和对美好家园的憧憬融入画作,这些充满童真的作品将寄往远方务工的父母手中。团队还制作了“亲子云课堂”视频,记录孩子们的学习成果,通过线上平台为留守儿童家庭搭建沟通桥梁,让亲情跨越时空阻隔。望城区郭亮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张理表示,“本次活动实现了科普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双重价值,既传播了绿色发展理念,又温暖了留守儿童心灵。期待未来能够深化合作,将这类活动推广惠及更多家庭。”
据悉,湖南工程职院工程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还将在周边乡村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构建“校地共建”长效机制,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方式,扩大“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效应,推动绿色建筑理念在乡村的普及传播。
编辑:黄权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