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学院“青鸟筑巢”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在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开展装配式建筑推广系列活动,通过政校座谈、实地观摩等形式推动绿色建筑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政校共话乡村建设新路径
在天华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的专题座谈会上,天华村党总支副书记彭程、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高洪湖、村党总支委员郭会兰等人出席会议,政校双方就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推广与技术优势展开深入交流。高洪湖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肯定了装配式建筑在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中的潜力,并介绍了天华村的基本情况。彭程指出,许多村民对装配式建筑仍存在认知偏差,对装配式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存疑。针对这一情况,实践团队员表示会结合前期调研数据向村民展示成功案例视频,帮助村民更直观地理解技术亮点。会上,工程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钟玲向与会村干部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特点与发展前景。她指出,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施工快捷、成本可控”等优势,尤其适合农村自建房、公共设施建设等场景。工程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刘苗对团队未来的计划做了补充:“希望以此次座谈为契机,推动新技术与农村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活教材”展现技术革新成果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队在天华村党总支副书记彭程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天华村正在建设中的首栋装配式建筑——乡村振兴纪念馆,并举办了首场“装配式建筑开放日”活动。实践团成员依托自身专业所学,结合现场施工节点,向参观的村民详解装配式建筑防震、防水等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案。“这栋建筑采用全装配式技术,所有构件均在工厂预制完成,现场只需像‘搭积木’一样精准拼装。”村民们饶有兴致地听着队员们的讲解。村民王大姐参观后感慨:“这墙面比砖房还平整,接缝处连张纸都塞不进去,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目前,乡村振兴纪念馆的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这座具有示范意义的建筑,将成为向村民展示装配式建筑技术优势的“活教材”,通过直观的实体展示,让村民切身感受装配式建筑为乡村建设带来的革新与便利。
从座谈交流到实地参观,从理论讲解到实践互动,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潜力。未来,湖南工程职院工程管理学院“青鸟筑巢”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农村落地生根,让装配式建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引擎”,为打造绿色宜居的美丽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黄权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