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书香耕读,筑梦成长│劳动教育能力提升班:以劳树人,探索湖南劳动教育实施新路径

2024-11-24 19:14:2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唐雁琳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唐雁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劳动、勤于劳作,亦重视劳动教育。如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有了新内涵和新形式,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课’,更是‘一育’。”第一、二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李维明引领湖湘教师解读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图片8.png

培训班现场。

11月22日至23日,第二期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师阅读指导与劳动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长沙开班。百余名中小学劳动教师与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劳动教育实施的新路径。

图片7.png

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李维明进行讲座。

新课标阐释“劳动树人”的做法要求

“‘锄禾日当午’的场景,‘汗滴禾下土’的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收获……一堂好的劳动课让学生体味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快乐、理解劳动的内涵、涵养崇尚奋斗的精神。劳动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李维明在专题讲座中与老师们分享劳动教育的路径及意义。

2022年,基于“立德树人”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自此,“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等劳动内容进入中小学课堂。李维明说,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不仅能让中小学生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更能磨练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图片6.png

培训会场。

李维明同时谈到,新劳动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做好劳动育人提供了有力抓手,新课标指出“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即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课程目标,并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为培育具有新时代劳动精神面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李维明说。

校园实践让劳动精神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

怎样通过课程设置,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怎样通过丰富的形式和载体,让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劳动精神?正高级教师,长沙市雨花区万境教育集团总校长、万境小学党总支书记朱鸿雁分享了学校的做法。

图片5.png

长沙市雨花区万境教育集团总校长朱鸿雁进行分享。

孩子们在跳马镇的三亩地里,收割自己耕耘的稻米,将其捧到袁隆平爷爷手中;“用脚步丈量土地”“稻秆的华丽转身”“米的诗词歌赋”……在“大自然小农夫”劳动课堂中体悟春播、夏耘、秋收、冬享,走进自然田园,见识广阔天地;每堂课探索一种食材,每堂课学习一个烹饪方法,在“小小美食家”劳动课堂中认识世界、收获成长、充盈灵魂……朱鸿雁以“丰足四园”劳动课程体系串起孩子们与自然、与生活、与创造、与梦想的链接。

图片4.png

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桂花坪小学副校长梁琴作分享。

“桂花香水香飘十里,桂花团扇精致动人,桂花美食唇齿留香,手捧桂花茶的孩子们在桂花树下等待每一位客人的到来……我们的桂花节已经八岁了。”在活动现场,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桂花坪小学副校长梁琴描绘着学校桂花节的动人场景。

除了桂花节,在语文课上,品读桂花诗词,探寻桂花精神;科学课上,理解实验原理,提取桂花纯露;数学课上,评估定价,培养财商;编程课上,用小程序下一场“桂花雨”,“走进桂花,四季芬芳”劳动课程撬动了课程改革及全学科融合……梁琴谈到,只有让劳动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项目推进中融合,才能让劳动精神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

劳动教育与非遗之美融合

培训班进行了生动的课程展示,来自长沙市雨花区万境小学、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的学生现场感受到了劳动课堂的魅力。

“叮当银饰绣花裳,玉立娉婷胜众芳。锦鸡高唱丰收曲,银铃轻吟祝福长。”当劳动教育与非遗之美“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图片3.png

沅陵县鹤鸣山小学高级教师罗春蓉进行课堂展示。

在活动现场,沅陵县鹤鸣山小学高级教师、湖南省十佳科技教师罗春蓉带来《精美华贵的非遗苗银》课程教学展示。来自万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化身小小银匠来学艺、创造,利用锡箔纸设计、绘制、装饰有苗银特色的手工作品,探寻指尖上的银色传奇。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学生们在对苗族银饰的认识、欣赏与制作中,感受非遗之美,劳动之美。

图片2.png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学士中学教师陈华玲进行课堂展示。

创作、裁剪、刷胶、贴图、按压、晾干,每一步都用心领会,心手合一;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最佳设计奖,孩子们同台竞技,感知劳动乐趣……在中学一级教师、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学士中学劳动教育专任教师陈华玲的《蝶古巴特心语织梦》课例展示中,学生们亲手制作手工包,收获满满。一笔一画的细节,慧心巧思的过程,让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枝繁叶茂。

图片1.png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研员董仲文进行分享点评。

专家评课环节,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研员,中国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董仲文说,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是劳动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需教—学—评一体化,用评价引导目标达成。劳动课堂教学,需“做”,即做真做实,不敷衍塞责,有评价体系;需“研”,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激活思维;需“创”,即创新创造,有设计,有方案,有作品。一堂好的劳动课,一定是激发热情、激活思维、指导实践的。

编辑:李薇薇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