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总有许多让我们难忘的教育故事,第一次上课的窘迫,一次效果十佳的课堂案例,一个后进生被成功转化的喜悦,一次走进孩子心灵深处的交流,一个不经意的故事带来的触动,一个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一次与校长同事家长交流的感动……只要您有值得分享的教育故事,我们都真诚的邀约你,在《我的教育故事》策划,讲述您的故事!投稿邮箱jyxwwtg@qq.com。
第一节课下课后,我正准备去找年级组长商量工作,突然接到李老师的电话,说有个学生要我做做工作。我满口答应了,然后起身到办公室门口迎接。
没多久,几个男生就簇拥着一个男生来了。我一看架势好像有点不对劲,心头一紧。李老师吩咐几位男生离开,把中间那位男生请了进来。
坐定之后,我还没想好怎么开腔,李老师就已经说开了——大意是这个男生跟同学吵架了,很冲动,并且想采取更过激的行为。我想按一般套路,先稳定学生的情绪,然后疏导疏导他。
我一边向他了解情况,一边打量着他:一米六多的个子,头发留得比较长,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我估计他可能受了点委屈。
我问他:怎么啦?
他气冲冲的回答:我要打死他。
我说:同学之间,一点小小的事没必要说这样的话吧?
他说:我就不,我偏要。
在断断续续的聊天中,我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他叫小谭(化名),是2班很出名的一个问题学生。第一节课上,趁着小组讨论的机会,后座的小朱(化名)开玩笑似的打了前座的他,下课时谭xx当即去“还礼”,本来是两个好朋友,结果这回来真的了。
他觉得小朱不应该上课时去打他,而且觉得朱xx先当真的,他现在就是要去揍他一顿才爽。注意,他用的是“爽”字。我有点搞不明白了,一件这么小的事情值得大动肝火,还需我这个副校长兼年级主任来做工作。
没想到,这回我是彻底想得太简单了。
我发挥磨嘴皮子的功夫,讲起了大道理,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将心比心”,什么“男子汉要顶天立地宽宏大量”,什么“同学之间要珍惜缘分”,还夹杂讲了些我教育经历中的小故事,我也给了他宣泄的机会,让他说说想法,问他怎么办。
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本以为即使是铁石心肠也应该被我天花乱坠的说辞说晕了,也许感动了至少是基本做通了工作吧。没想到再问他:你打算怎么妥善处理为好?他回了一句:打他。
当时,我那个气啊!那不是我一节课对牛弹琴了吗?!
这回我也火了,语气也强硬起来。说实话,工作了20多年,一直当班主任或管理人员,还真是头一回碰到这样偏执和不讲理的学生。
我站起来,放开喉咙训斥:你以为就只能你欺负别人,别人欺负你一回你就受不了了?什么事都只能由着你,老师讲的道理也听不进去,老师是为了你好,是关心你……
他满含着眼泪,貌似理直气壮地说:你说的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啊?!我本想继续提高音量,来一个“狮子吼”,但是当我看到他眼里的泪光,好像很受委屈的样子,我又不忍心了。
我突然想起李老师曾经跟我提过他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婚又再婚,他是多余的那个人,父母不爱,爷爷奶奶不管。李老师是一位用心用情的好老师,也曾多次与他的父母联系,并鼓励教育他要勇敢要坚强。想到这里,我又动了恻隐之心,坐到他旁边,和他拉起了家常。
从他口中,我得知他平时在学校寄宿,周末就一个人待在家里,有时自己煮饭菜,有时点外卖,有时饿肚子,一般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至晚上十一二点,最近两周是连作业都没完成了。看来,这又是一个“问题家庭”产生的“问题学生”,可见,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基本保障。
我示意老师先去上课,我继续和学生“磨”。这回我的语气放低了,声调也柔和了许多,慢慢地我也能感觉到他的变化。他也很坦诚的说了自己的难处,甚至还埋怨老师不应该管他,我从正面引导他,还讲到了前不久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便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为了彻底解决他和小朱同学之间的冲突,我把小朱同学也请来了。通过沟通和引导,小朱向小谭道了歉。小谭说:算了,我的气也消了,不过下次不能再这样。我当即给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他像个男子汉,然后“乘胜追击”,教育他要完成好作业,启发他为人处世的道理,鼓励他自立自强,做一个有用的人。
10点50分,第三节课下课了,我请李老师带他到教室里去,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回头看看,我又创造了一个自己的记录:连续磨嘴皮子长达两个小时。
第八节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赠了一本书给他,书名叫《人生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并在扉页上寄语:小谭,如果你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为什么甘愿成为灌木?心向太阳,勇往直前!加油!他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脸上带着笑意,连说“谢谢老师”!我还特意和他重重地握手,以示鼓励。这与上午来的那个模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我深深地懂得,改变一个学生不容易,尤其是已经成为了问题生的学生。如果通过你的努力,每一次聊天对学生都能有所触动,哪怕只有一丁点改观,那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也是值得的。
择日不如撞日。“阿Q老师聊天室”今天开启新学期第一“聊”,累并收获着。
(作者单位:涟源市长郡蓝田中学)
编辑: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