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龙实夫)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来到十八洞村。如今已进入第十个年头,这十年,十八洞小学发展怎么样了,围绕着这个问题,2022年10月16日,笔者再次走进十八洞村。
金秋的十八洞村,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十八洞小学座落在通往竹子寨公路下方的寨中,从公路俯看,青砖黛瓦的弧形小院与周围民居相互映衬着,高高耸立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格外醒目。
沿着公路下方一条青石板路步行约四五十米便来到十八洞小学的大门,大门上方青瓦翘脚,正门两侧镌刻着对联:“新少年新风貌新春向阳,红孩子红领巾红心向党”,横批:“十八洞小学”,走进院中,墙脚边上松柏成荫,青石板铺就的小“运动场”干净整洁,两个形状不规则的花坛里,树木高矮搭配,金桂飘香,花坛之间的过道前方是升旗台,高高耸起的旗杆顶上,红旗迎风飘扬。教室里装饰的很美观,崭新的课桌摆放整整齐齐……
十八洞小学是花垣县双龙镇排碧九年一贯制学校下设的一教学点,现开设一二年级复式班和学前班,共有15个学生。2014年,老教师施贵海退休后,中心校先后安排了两名年轻教师来到学校任教,1990年出生的蒲力涛是现任教师。
“现在,我们学校建成了现代化网络联校教室一间、有办公室、食堂,藏书3000余册……”蒲力涛,中共党员,2013年湖南一师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考取特岗,2015年回到家乡双龙镇排碧学校,2018年主动请缨到十八洞小学任教,每次聊天,谈起十八洞小学的变化,一种自豪感让他显得十分兴奋。
然而十年前,十八洞小学又是什么样子呢,在蒲力涛的陪同下,我来到退休多年的施贵海老师家中。
“我在的那段时间学校条件相当艰苦,退休那年,学校还没有围墙,操场上还没硬化,只有一条简易的水泥路通到教室门口,教室里破旧的木桌椅参差不齐,屋顶的瓦片透着光,下起雨来,这漏那漏的,根本无法上课……”施贵海,十八洞村竹子寨人,2014年退休,坚守十八洞小学整整36年,他讲述了自己任教期间的十八洞小学。
十八洞小学的前身叫竹子小学,2003年竹子村与飞虫村并为十八洞村后,学校更名为十八洞小学。
据施贵海老师回忆,十八洞小学办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7至2000年,这个阶段的校舍是村民出力、出木材建起来的木房子,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至2013年,县财政拨了5万元,建了一栋砖房,但楼板仍然是木板的,课桌椅仍然是‘很古老的板凳’,2014年以后是第三个阶段。十八洞村按照记得住乡愁把农村改得更像农村的理念启动了民居改造,花垣县委、县政府及县教体局共投入110万元,中心校投入17.75万元,用于合格村片小建设,现在学校已修葺一新,十分精致,2016年,学校还安装了网络联校设备,实现了苗乡孩子与都市孩子同上一堂课的梦想,先后有30多名学生从这里走出考取大学,实现人生梦想。
“今天,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我全程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振奋人心。现在我想向总书记汇报,这十年,十八洞村变美了,十八洞小学也变得更好了……”席间,施贵海非常激动,他曾几次用手悄悄拭去眼角边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