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观察 > 详情

探寻朝向美好的家庭教育

2018-05-07 14:49:30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熊孩子’整天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怎样将他拉回现实生活?”“如何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要不要让孩子参加课外补习班”……近日,第二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在长沙拉开帷幕,“回归美好生活的家庭教育”成为与会嘉宾探讨的主题。

  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起点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事实上,这期间,孩子处在人格品行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其成长的重要场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据一项调查显示,厌学、自我管理或自控力差、亲子关系紧张、沉溺网络、焦虑、极端行为、任性、心理困惑、早恋、撒谎是家长最为困扰的十大问题。与此同时,在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父亲对自身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认知模糊,或是简单地将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撑视作身为人父的职责,却对父教之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少有重视。

  此外,有相当数量的家长虽然早已为人父母,但对于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却所知甚少。反观当前针对父母而言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一些听过相关家庭教育理论或是参加过家庭教育沙龙活动的家长,常常是“听起来激动,做起来缺行动”或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收效甚微。由此可见,有关家庭教育的学习与课程指导体系亟待完善。

  “家庭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谈及家庭教育之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坦言,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是教子做人,即人格教育。从根本上讲,教育是超越知识而指向人格的。当前,一些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他们盲目地以智育为中心,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上,却忽略了儿童成长本质的东西,即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性格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

  寻找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

  在新家庭教育文化节现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卢勤与大家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锁头很结实,斧头说:“我能把它撬开。”可撬了半天,锁头还是巍然不动。这时,一片钥匙走过来,一下子就把它打开了。斧头说:“我这么大力气都打不开,你那么小怎么能打开呢?”钥匙说:“因为我懂它的心。”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一把不同的锁,你要打开一把锁,就需要心的钥匙。

  家庭教育之中,父母对孩子给予肯定,便是这其中的一片“钥匙”。在卢勤看来,每个人都有潜意识,写着“我能行”或者“我不行”,这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是成功还是失败。“别人家的孩子”曾一度是网络流行语。许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这样一种观点——“别人家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别人家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才……“对‘别人家的孩子’过度美化,有时候难免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伤害。”卢勤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马斯洛人生五大基本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不应一味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你不行”的环境中,以后可能就真的不行了;如果身边更多的是“你能行”的肯定,慢慢地变成了我能行,那就真能行。

  寻找开启孩子心门的钥匙,不仅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与支持,还应该基于孩子自身实际,以孩子为本位,尊重儿童,由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家庭教育的目标。

  “家庭教育目标的设计不能由家长包办代替。”湖南理工学院副教授任荣认为,如果父母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自己的经验、爱好作为制定目标的依据,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考虑社会需要和实现的可能性,那么即使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很伟大、设计的蓝图很宏伟,也是徒劳。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共同协商,寻找家长希望的教育目标和孩子设计的自身发展目标的同心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越来越多的人对一句曾经流行的话提出了质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如果我们对‘起跑线’赋予新的内涵,这句话便是站得住脚的。”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认为,孩子的“起跑线”不是他学习的第一个台阶,而是他最初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因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你要孩子善良,你善良吗?你要孩子正直,你正直吗?你要孩子阳光,你阳光吗?你要孩子坚强,你坚强吗?你要孩子有毅力,你有毅力吗?……所谓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有的,你先得拥有。”李镇西说,“有效的家庭教育,就是‘向我看齐’,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对于父母而言,做孩子人格的榜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就是无声却有效的家庭教育。“我主张父母每天能够和孩子有一席话、一段路和一盏灯。”李镇西表示,所谓“一席话”就是陪孩子聊天,所谓“一段路”就是陪孩子散步,所谓“一盏灯”就是亲子灯下共读。这些都是和孩子的交往与沟通,以此赢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跟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要做有童心的教育者,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每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也都曾经是孩子。家长应学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保持和孩子共同的喜好、兴趣和追求,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伙伴”。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