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何丹)一纸政策,如何化作春风细雨?一份工作,怎样承载育人初心?9月29日,由资阳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的“我的资助故事——资助工作者专场”演讲比赛在全区教育系统内成功举办。这场比赛不仅是一次工作的总结,更是一次情感的共鸣与使命的升华,生动诠释了“资助”二字背后沉甸甸的教育温度。
比赛以“讲述资助故事,传递教育温度”为主题,全区共22名教师参与。他们从繁忙的事务工作中走来,站上演讲台,将沉淀在心底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了新时代资助工作者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和引路人。
比赛现场,没有枯燥的数据罗列,没有刻板的工作汇报。聚光灯下,一位位演讲者深情讲述着他们亲历的点点滴滴。有的老师围绕 “政策落实” ,分享了如何通过一次次家访、一遍遍数据核对,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确保每一分资助资金都能精准滴灌到最需要的土壤;有的老师动情地回忆起 “暖心案例”,讲述了如何帮助家庭遭遇变故的学生重拾信心,如何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形成育人合力,那些与学生之间关于信任与希望的秘密,让在场许多人湿润了眼眶;更有老师通过 “育人成效” 的鲜活案例,展示了资助工作“扶困”更“扶志”的深刻内涵,当曾经受助的学生如今学业有成、回馈社会时,那份骄傲与欣慰,成为了他们坚守岗位最坚实的动力。
短短的六分钟,成为了检验工作沉淀与叙事能力的舞台。老师们精心制作的课件里,有隐去姓名后依然鲜活的学生笑脸,有记录成长历程的珍贵瞬间。他们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将日常工作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感动与喜悦,凝练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专场演讲比赛,初衷绝非仅为竞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默默奉献的资助工作者被看见、被聆听。他们的故事,是资助政策最生动、最温暖的注脚。”这位负责人指出,活动有效促进了各校之间的经验交流,极大地提升了资助工作队伍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