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三湘校园 > 详情

“十四五”非凡教育答卷·校长笔谈 | 新晃晃州镇第一完全小学杨芳玲:我的“十四五”教育答卷

2025-11-20 17:25:01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芳玲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事业高质量完成了“十四五”收官。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特联合推出《“十四五”非凡教育答卷》大型报道活动,为高标准谋划“十五五”发展、锚定教育强国建设十年目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的“十四五”教育答卷

新晃侗族自治县晃州镇第一完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杨芳玲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时间节点回望,五年以来,我始终将国家教育战略与学校实际紧密结合,从村小到乡镇中心校到城郊再到县城,一步一个脚印,以爱为魂,以身立教,引领改革,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与全体师生共同书写了一所百年老校的新篇。坚守“小地方也要办大教育”教育信念,做一个永不停步的追梦者!

一、把稳为党育人的方向盘

一是以党建引领铸魂。在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时,将党建与教育教学育人活动深度融合,推动成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教师结对帮扶家庭困难学生、学困生、留守儿童。

二是以理念更新方向。结合“十四五”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学校百年树人的历史底蕴,结合“善教育”主张,让“每个孩子都站在舞台的中央”。

三是以底线思维护航。面对“双减”“五项管理”等政策落地,我坚持每天晨读前巡查34个教学班,查看学生作业本厚度,每周走进教师课堂,看老师上课效度;每两周参加各教研组会议,了解教研开展深度;每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用数据说服家长:“孩子的睡眠比分数更重要。”每天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孩子们带着微笑,不停地叫着:“校长妈妈好!老师好!”我知道,守住了最珍贵的成长底线。

二、绘就家门口好学校的新图景

我所带领的新晃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始建于1901年,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百年老校。学校现有学生1485人,教职工97名。

(一)用改革的成果打造生态

在方家屯小学,我开发了以生态教育为追求的五园生趣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县推广,在怀化市影响力较大。编写的校本教材《幸福农庄》获市级一等奖,主持课题《小学生自主练字促进自身良好品德形成的研究》获全国课题评比“一等奖”。

(二)用学术的行动传播生态

34年来,无论是作为普通老师还是校长,我一直坚守教学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成为学校工作量最大的一员。面对超强的工作量,合理安排时间和工作,做到管理、教学两不误。从青涩的教学新手到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出版了《童心梦语》《花开满庭芳——特级校长的智慧管理》《墨穗生香一一读写做的教育叙事》三本著作。

我是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名校长和新晃县名师,四个工作室的主持人。我组建了由湘黔边境60个学校参与的“湘黔边境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共同体”,开办“湘黔民族区域教育论坛”,开展大型主题研修30多次,开展讲座200多堂,影响力辐射湘黔边境的怀化市、铜仁市、邵阳市、吉首、湘潭、长沙、西安市、云南省等30多个县市区和300多所学校。

(三)用温润的课程发展生态

以“善文化”为核心,构建“明善德、健善体、博善学、践善行”的一核四维课程体系。

1.善学课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为目标,开展学科类拓展活动。设立体育运动节、天天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增强体质;举办语文周、数学节、英语周、科技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科、艺术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

2.善德课程。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礼仪课程(入学礼、入队礼、成长礼等)、节日课程(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新生课程、毕业课程、青春课程等),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善行课程。强调实践创新,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开设国学经典诵读、书法、古诗新唱、绘画、古筝、葫芦丝、陶艺、剪纸、中国结、国画等学习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校外组织艺术之旅、团队拓展训练、农庄体验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4.善体课程。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技能发展,除了常规体育课程外,还开设乒乓球、跆拳道、武术、足球、篮球、传统游戏(滚铁环、跳皮筋)等特色体育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学生在“动起来、跳起来、读起来、玩起来”中,既锤炼了强健体魄,更涵养了家国情怀、创新思维与文化自信,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增效更增能。

三、做实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的教育

“五育融合”不是口号,而是要让每个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我提出“人人有特长,人人要体育,人人得发展,人人都自信”的课程观,通过完善课程来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家国情怀播种在孩子们的心中,开设篮球、国学、国医、国术、国防等特色课程和79个社团,现在我校的孩子人人会打篮球,孩子们的书画作品人人上墙。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为87名留守儿童、46名随迁子女配备成长导师(行政+科任老师+志愿者),每周一次谈心、每月一次家访。

四、带出一支有温度的团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我始终相信:“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快乐。”

学校每周组织“师德故事宣讲会”,让教师讲自己的教育叙事;评选“最美教师”时,不仅看教学成绩,更看“是否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否主动帮助同事”。

近五年来,我校教师获国家级奖36项,省级奖62项,市级奖251项,县级奖320项。学校获国家级奖8项,省级奖19项,市级奖43项,县级奖102项。学生获国家级奖34项,省级奖5项,市级奖46项,有48名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武,荣获县、市、省和国家级奖。

五、“十五五”发展规划

1.深化集团化办学。我们将落实集团化办学“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核心原则,以“共立、共建、共研、共享”四大路径推动集团深度融合,确保目标清晰可量化、路径精准可操作、提质措施可持续。探索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质量提升等方面的行之有效的策略,让集团学校每个孩子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让集团学校每个教师在互动中共同发展,让集团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2.拓展数字化应用。建设“智慧校园”,推广AI阅读平台等数字化教学工具。让技术真正为教学服务,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

3.强化“五育融合”。开发“国医+劳动”跨学科课程等特色课程,将“五育并举”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丰富的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我深知“校长”的称号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未来,我将继续以“为儿童终身发展负责”的初心,带领晃州镇第一完全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书写更温暖、更有力量的教育华章!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