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浏成 贺兰英 杨静)为推动数学新课标深度落地、破解教学核心难题、赋能教师专业成长,11月17-18日,由怀化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怀化市谢非教师工作室、怀化市锦溪小学承办的2025年怀化市小学数学集成化教研活动暨谢非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锦溪小学圆满举行。全市各县市区教研员、骨干教师及工作室成员共300余人在家门口怀揣对教学创新的热忱齐聚一堂,以“锚定关键问题 驱动深度研讨”为主题,共探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创新路径与育人实效。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名师示范+本土实践+专题讲座”的集成化教研模式,既邀全国顶尖专家传经送宝,又为本土骨干搭建展示平台。全国知名数学教育专家、“化错教学”理念创始人华应龙率先登场,其执教的课例《袁隆平教我们学数学》,以杂交水稻科研历程为叙事线索,巧妙将数学知识与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探索精神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错中求对”中掌握解题方法、涵养核心素养。随后,他带来专题讲座《用“国数课”讲好中国故事》,从素材挖掘、设计逻辑到课堂落地,深度阐释如何将爱国情感培养融入数学知识传授,让德育如“盐融于水”般自然渗透课堂,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兼具思政引领力与实践可操作性的育人范式,为数学课堂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指明了清晰路径。
当日下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军带来课例《那一片中国红(扇形统计图)》。课堂上,李军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呈现祖国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数据,引导学生在解读数据变化、分析统计结果的过程中,直观体悟国家发展的铿锵步伐与辉煌成就,实现了数学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自然共生。在随后的专题讲座《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中,李军结合多年教学教研经验,分享了“主题筛选—元素挖掘—课堂融合—评价反馈”的完整实施路径,穿插多个实战案例,为参会教师破解“思政与学科两张皮”难题提供了可直接落地的操作方案。
18日的活动聚焦“深度学习”核心主题,怀化本土骨干教师联袂献课,集中展示区域教学实践成果。工作室首席导师、会同县城北学校副校长谢非执教《再探分段计费》,以生活实际问题为锚点,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破解学习难点,尽显深度学习课堂的鲜明特质;工作室种子成员、怀化市锦溪小学教师曹雨执教《再探2、3、5的倍数》,通过趣味游戏、小组竞赛等互动形式,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在“再探”中深化对倍数特征的理解,体现了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设计理念。

专题讲座环节同样干货满满。工作室核心成员、怀化市华都小学校长张丽群以《深度学习视域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为题,从理论层面解析深度学习的核心要素,结合本土教学案例分享“问题驱动—探究建构—迁移应用”的课堂实施模式;工作室核心成员、怀化市人民路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刘彪聚焦《构建关键问题链:PBLD循环框架下的数学深度学习路径》,提出“问题设计—探究过程—成果转化—反思提升”的循环框架,为一线教师搭建深度学习课堂提供了清晰指引。
“华应龙老师的课太震撼了!把数学知识与家国情怀、科学家精神深度融合,用‘国数课’讲好中国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数学课堂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育人温度。”来自会同县城北学校的粟云芳老师感慨道。“李军老师的分享直击教学痛点,将红色文化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路径拆解得清晰透彻,彻底解决了我之前‘思政融入不知如何下手’的困惑。”溆浦县圣达学校的奠萌萌老师补充道。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修既学高端理念,又得实用方法,对今后落实育人目标帮助极大,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浓厚。

活动尾声,怀化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周华作总结讲话。她表示,本次活动紧扣新课标核心要求,聚焦教学关键问题,通过名师示范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提供了可借鉴、可落地的教学范例,有效回应了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周华表示,希望全体参会教师以此次研修为契机,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深耕课堂、精研教法,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充分发挥教研共同体作用,加强校际交流与经验共享,共同推动区域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