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小记者站 > 衡阳 > 耒阳 > 详情

【耒阳站】我是家乡“推荐官”:清乐汤

2025-10-14 17:27:3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梁语婕

“再来一碗清乐汤!”我的家乡耒阳是唯一以“耒”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它承载了农耕文明起源的象征意义。耒阳作为一座千古上县流传至今,家家户户钟爱的美食也是数之不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清乐汤”。

清乐汤是湖南耒阳的传统菜肴,起源于当地杀猪习俗,当地饲养的家猪称为“猡猡”,杀猪时猪杂难以处理,村民将其切碎后加入骨头汤或肉汤,勾芡成羹汤,形成早期“清猡汤”(方言名)。 明末时期,一位文人品尝后,因方言“乐”与“猡”同音,就把名字改成了“清乐汤”,寓意食用后带来快乐,当然清乐汤也不是一清二白。“清乐汤”是用熬制的骨头汤或肉汤作汤底,把猪杂的猪心、猪肺、猪肝、猪腰猪小肠等五脏切碎放入汤中,并以蛋花,薯粉或生粉勾芡一碗鲜嫩可口、颜色略糊的“清乐汤”了。后来,杀猪之后,招待屠夫及帮忙捉猪的亲友,做一碗“清乐汤”和煮一碗“旺子”(猪血)招待是少不了的程序。后面又成为了农村人家的民间酒席上少不了的一道特色菜。此后成为耒阳独创菜肴并流传至今,成为耒阳民间酒席必备菜,承载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和历史记忆。

微信图片_20251014095611_90_65.jpg

梁语婕 摄

总听妈妈忆起,他们小时候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只有在酒席和节日才能吃到,每次吃到清乐汤都能怀念好久,“清乐汤”伴随父母和长辈的成长,也变成了在外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与乡愁。

如今国家昌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清乐汤也开始变成了家家户户的家常美食,每逢节假,奶奶都会给我们准备一锅清乐汤,每次我和弟弟喝了一碗还要在喝一碗,奶奶总挂在嘴边说别急锅里还有,明天在给你们做,这时我和弟弟就会开心的说道,那说好不能反悔哦!

清乐汤不止伴随了我们的长辈,往后也会伴随我们的后辈流传下去。如果你来耒阳,请你不要错过耒阳的美食——“清乐汤”。

(作者 耒阳市天柱学校小记者 梁语婕 指导教师 蔡衡)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