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的血脉根源根所在的地方。千百年来,数不尽的游子都在倾情歌颂吟咏着自己对故乡的一片赤子之心——家,是西晋张翰在洛阳渐起的秋风中勾起的“莼鲈之思”;家,是木心一生去而不复返的精神暗河乌镇;家,是余光中积攒终身的一张张窄窄的船票……我的家乡,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割舍的牵挂。
我的家乡泉溪镇,坐落于衡南县北部,享有衡阳四大卫星城镇的美誉。碧波荡漾的耒水,犹如一条翠色如流的丝带,温柔地缠绕着这片土地。江面上,一座红色的拱桥成了她最亮眼的装饰,远远望去,像一道绚丽的彩虹般横跨江面。
清晨,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如薄纱一般的轻盈,红色的拱桥便在这朦胧的烟雾中藏起了风姿,若隐若现,顿时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思——我是不是误入了蓬莱仙岛?拱桥的另一端会不会通向天上的瑶池?云雾里有没有仙女在翩翩起舞?
江边有一道曲曲折折的小路,两旁种满了桂花树,现在正值中秋,一簇簇的小黄花在枝头竞相开放,芳香四溢。最妙的是来阵清风啊,花枝摇曳间,落英缤纷,这场带着芳香的花雨,让树下的孩子们欢呼雀跃。老人们眯起眼睛,手忙脚乱地按着快要被吹跑的棋盘纸,笑了起来。妇女们拿着簸箕接着桂花,笑吟吟地喊着:“满崽,等一下回去给你做桂花糕吃啊!”我总爱坐在这醉人的桂花雨里,看着那浸润着桂花芳香的泉溪,久久不愿离开。
泉溪镇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名叫喇叭堰。听村里的老人说,我们村的名字大有来头,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地用金喇叭招兵买马,后来,金喇叭被视为神奇之物,喇叭堰因此而得名。
走到村口,一排大字窜入了我的眼帘——“喇叭堰人民欢迎您”,那种热烈的乡土人情扑面而来。往里走,李大叔家房子侧面的那面石墙彩绘,是家乡最别致的“迎宾礼”。
沿着村子里的彩虹步道漫步,你的心情不由自主地跟着明媚起来。蓝、黄、粉色的线条在黑色的柏油路上延伸 ,两旁绿树成荫。道路两侧的温室大棚里 ,火龙果在阳光下如同燃烧的一团团火焰般,引燃了乡亲们对生活的热情。大雅柑、沃柑在山坡上争着炫耀它们越来越胖的身体,石榴早就胀破了衣服,露出一排排玛瑙宝石般的籽……啊!这哪里是一条彩虹步道,分明就是大家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呀!
最具古韵的当属那座白墙黑瓦的建筑,门前的石狮子和神兽雕塑,无不透露着历史的厚重感。在这里,我仿佛能触摸到家乡的根,感受到千年农耕文明的脉搏,在晨昏的光影里愈发沉稳有力。2020年,喇叭堰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的称号。2021年,又被确定为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那漫山遍野的特色水果,成了家乡人民勤劳努力的功勋章呐。
啊!我的家乡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谱写出了新的赞歌!
图为喇叭堰古建筑外景。
“即使走遍千山万水,看遍朝霞日落。但最眷恋的,还是家乡这一方小小的土地。”这句话如同一枚被潮水反复冲刷的贝壳,即使外表早已磨得圆润,内里仍旧藏着呼啸的涛声,时刻涌荡着我对家乡的挚爱。我爱家乡的拱桥、我爱家乡的归雁、我爱家乡的累累果实,我深爱着这片生我养我的沃土,热切地于纸端倾诉着我对家乡如浪涛般汹涌的衷情,用笔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动人的地方,衡南泉溪欢迎您,喇叭堰人们欢迎您!
(作者 衡南二中小记者 曹元曦 指导教师 黄晓琳 符敏)
编辑:曹鑫宇 实习 李珍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