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市县联播 > 详情

新晃:侗乡学子“云端”对话省城名师

2025-05-15 19:01:0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田元春

1.jpg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元春)“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株植物的花是什么颜色......”5月14日,在湘西新晃侗族自治县兴隆完全小学的网络教室里,45名三年级学生正通过屏幕与200公里外的长沙名师实时互动。长沙市开福区清湘小学柳思阳老师《我的植物朋友》课程开讲——湖南省“长沙-大湘西网络联校”教育帮扶工程在新晃侗族自治县正式开课。

在侗乡课堂现场,清湘小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生长过程,新晃学生即时举手提问,两地课堂互动热烈。“原来作文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有趣!”课后,杨明同学兴奋地展示自己的观察笔记。这种“1(主校)+N(分校)”的云端教学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武陵山脉,直抵大湘西偏远课堂。

2.jpg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帮扶实施方案》,长沙市将组织34所城区优质小学,通过“同步课堂+师资培养+资源共享”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在怀化、湘西等地建设100所网络联校,重点解决偏远地区英语、科学、艺术等学科师资短缺难题。其中怀化市首批44所网络分校已投入使用,预计到2027年6月实现县域全覆盖。

工程创新构建“四维赋能”体系:通过“领头雁工程”培养本土骨干教师,建立跨区域教研联盟共享教学经验;开放长沙智慧教育云平台百万级数字资源库;每周推送“名师云课堂”覆盖中小学全学科;联合建设教师专家库提升区域教育治理能力。

3.jpg

“这不仅是屏幕的链接,更是教育公平的桥梁。”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通过5G+教育技术,让城乡学子同上一堂课、共享一名师,既保障了国家课程规范实施,又为“双减”政策落地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随着教育帮扶的深入,武陵山区的琅琅书声正与省城名校产生更动人的共鸣。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