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贺立芳 姚剑)4月21日,益阳市石码头小学会议室气氛热烈,由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资阳区管理局主办的“爱鸟周”宣教活动在此举行。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师生传递鸟类保护知识,倡导共同守护生态家园。
活动特邀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李剑志担任主讲嘉宾。作为“洞庭湿地护鸟第一人”,李剑志老师结合20余年洞庭湖鸟类研究经验,通过生动案例与珍贵影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湿地生态系统对候鸟迁徙的关键作用、常见鸟类的识别特征,以及非法捕鸟行为对生态平衡的危害。他特别提到,洞庭湖作为全球重要湿地,是百万候鸟的“中转站”,保护鸟类就是守护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家园。讲座中,师生们积极互动,频频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为增强活动实效性,现场设置了多重互动环节:志愿者向学生发放湿地保护宣传折页、科普手册及“爱鸟周”主题笔记本、圆珠笔,鼓励大家记录护鸟心得;学校展厅布设的小型鸟类展架、大型湿地保护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本地鸟类品种及保护成果,成为师生课后的“打卡点”。2003班学生孙筱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来鸟儿的迁徙路线这么神奇,我们不能让鸟网成为它们的‘绊脚石’,以后我要告诉家人和朋友,一起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
活动最后,全体参与人员在“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的横幅前合影,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充满意义的时刻。据悉,此次活动是资阳区响应红树林基金会2025“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校园宣教扩大保护影响力,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
目前,石码头小学已将鸟类保护纳入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后续将通过主题班会、自然笔记创作等形式持续深化护鸟行动。正如党总支书记、校长钟国滨所言:“护鸟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需要全社会长期参与的‘生态工程’。”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师生打开了认识鸟类世界的窗口,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生态文明的种子,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洞庭湖畔生根发芽。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