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欧阳向前 刘娜)今春推行中小学校将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以来,衡阳县库宗桥镇各中小学校积极实施“传统+创新+安全”课间活动模式,盘活校园“趣”运动,解锁课间“活”密码,让学生既能玩得痛快,又能保证安全。
该镇在2月18日的课间15分钟活动研讨会上,组织领导、管理监督、协调策划、场地资源、角色参与、安全应急、家校合作、评价反馈、结果运用等九大方案、制度、措施相继出台。
传统体育玩得“嗨”
该镇各中小学校的球类、田径、跳绳、拔河、踢毽子、游戏、棋类等传统体育项目,如春草般“生机勃勃”。
2月20日第一节课后,年级组拔河赛在石口中学拉开了课间15分钟的启动序幕。古井中学、大町小学的跳绳运动很受欢迎,学生自如地穿梭在呼呼挥舞的绳间,娴熟地驾驭着跳绳的技巧,畅享着运动的快乐。
“老师,我又来‘下战书’了!”在库宗中学、中心小学,教师篮球队经常被学生篮球兴趣小组“挑衅”。抢球、断球,进攻、防守,学生敢于“犯上”,教师巧妙“放水”。既激起学生运动的热情,更培养了师生间亲如战友的情谊。
创新活动玩得“花”
库宗桥镇各校努力构建和完善年段化、主题化、常态化、进阶式的创新活动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运动项目,如春花般“争妍斗艳”。
大町小学的课间武术操,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武”动青春风景线。石口中学的U槽传球接力游戏,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战略思考能力。库宗中学的“老鹰抓小鸡+英语单词接龙”“篮球运球+迷宫逃脱”创新改版游戏,让师生打成一片、抱成一团、连成一心,实现“运动+益智”双赢。
各小学更注重课间“微游戏”的创设与开展,确保学生真正实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既能有序组织学生参与“萝卜蹲”“摸石过河”“大风车”等集体性趣味小游戏,又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套圈、呼啦圈、青蛙跳等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项目。
华山小学自3月9日衡阳县第十四届油菜花海畅游活动在库宗桥镇华山村启幕以来,便组织师生一边沉浸油菜花海,感受春天的气息;一边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家乡文旅事业发展。玩市完小老师在课间带着学生去劳动基地,未挖好的土、未平整的垅、未撒播的种、未栽种的苗、未观察的点、未记录的表,不知不觉在课间就完成了任务。
安全保障做得“实”
库宗桥镇15分钟课间安全管理措施适时更新,如春树般“枝繁叶茂”。
各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实行区域包干网格化管理与监督。每周五对活动项目的安全指数进行复盘,每半月对危险系数偏高的项目进行安全应急演练或撤销。
通过升旗集会讲话、召开主题班会、增设安全专栏、问卷座谈反馈等,广泛进行教育宣传。指定教师、招募学生,轮流当值“课间安全巡查员”。奖励对课间安全提供好建议的学生,让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安全自己做主”。
各校对运动场地和器具实行领导小组“一日目测”制,定期检测制,确保硬件安全使用。召开班级家长会,就学生纠纷、意外伤情处理等问题形成书面共识,作为活动组织的参考意见和实施底气。
一个月来,库宗桥镇各中小学校,通过综合施策、系统战略,主动出击、突破难关,下好课间活动“先手棋”,玩转创新游戏“连环计”,打出安全护卫“组合拳”,全面落实课间15分钟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参与运动游戏、享受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真正赋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编辑:余杏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