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玉涵)9月24日下午,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搬进了湖南地质展馆,为2025级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子开展了一场以“探寻地质发展史,感悟湖湘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展馆内,同学们沿着湖南地质事业的奋斗足迹,展开了一场时空对话。讲解员重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地质工作者们那段“手提肩扛、跋山涉水”的峥嵘岁月。从为共和国工业奠基的“夺矿大会战”,到精确测绘出第一代省级地质图的精益求精,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生动诠释了“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湖湘风骨。同学们驻足于展柜前,仔细观察着老一辈地质人使用过的简陋罗盘、已经泛黄的野外记录本,深刻感受到了超越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这次参观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1班的向奕琛同学感慨道,“它不仅是技术上的精准,更是那种为国家建设甘于奉献的赤子之心。这为我们未来的职业道路树立了标杆。”
同学们还齐坐一堂,认真学习由讲解员陈思洁主讲的科普讲座《地球变平的N种方式》。讲座紧扣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从高斯-克吕格投影到现代遥感技术,系统梳理了地图测绘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演进。陈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一个个有趣的探索故事,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
本次实践教学是学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之一,通过这种“行走的思政课”,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现实,从理论走向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时代使命感,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让课堂走出校园,让知识融入生活,为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探索新路径。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