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院校传真 > 详情

匠心仁心跨山海,师德风范润无声:湖南工程职院舒灵智老师以专业与情怀推动职教出海

2025-09-28 14:10:42 来源: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周怡安 朱玮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怡安 朱玮)近日,印度尼西亚万鸦老州立理工学院与印度尼西亚公共工程理工学院的培训教室里,关于智能建造的专题培训圆满落幕。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学院行政教学党支部党员教师舒灵智老师以《计算中国建筑——广联达BIM建模及应用技巧》为题,为两校师生系统讲解了BIM技术的核心应用与实操方法。而在三个月前的6月25日,她曾通过云端为马来西亚11所高校的学生带来工程造价体系的深度培训。从马来西亚到印尼,从线上到线下,舒灵智老师以扎实的专业功底、温暖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育人情怀,生动诠释了一名中国职教教师的师德风范与时代担当。

专业匠心:推动技术体系“走出去”

在印尼高校的培训现场,舒灵智老师不仅演示了广联达BIM软件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的实际操作,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与应用场景。她通过典型案例逐步拆解建模流程,将复杂的工程知识转化为清晰易懂的操作指南,使印尼学生能够在实操中快速掌握核心技能。这种“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正是舒老师一贯坚持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回顾今年6月面向马来西亚学生的工程造价培训,舒老师同样以极强的专业责任感,将工程造价体系的规范、软件操作逻辑乃至成本管控思维,系统梳理成知识图谱,并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贴近当地实际的案例,帮助学生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真正理解技术体系的精髓。她的课堂从不满足于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仁心育人:以温情架设沟通之桥

师德的核心,不仅在于“学高为师”,更在于“身正为范”。在跨国教学过程中,舒灵智老师始终以耐心、细致和尊重面对每一位学生。当发现学生因文化差异或语言表达产生理解障碍时,她会及时调整讲解方式,用更通俗的语言、更贴近本地情境的案例重新阐释,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节奏。

在印尼高校培训的互动环节,舒老师穿行于学生之间,耐心观察学生操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她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并总是停下脚步,俯身细致解答。当有学生因软件操作不熟练而面露难色时,她便会放慢语速,结合手势进行演示,并轻声鼓励“慢慢来,多试一次”。这种面对面、手把手的交流,不仅及时化解了学生的实操困惑,更在轻松的互动中传递了支持与信任,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使命在肩:推动职教出海,践行文化担当

作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职教出海”项目的核心教师,舒灵智老师的教学实践如同一座桥梁,不仅促成了专业技术的共享,更紧密了学校与海外合作院校的纽带。她深度参与的“引进来+走出去”双向驱动国际化教育合作模式,不仅包括面向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培训,还涵盖课程标准输出、双语教学资源开发、国际师资团队建设等系统性工作。

在2024年底带队印尼师生来华研学时,她就深度参与开发《建筑CAD》《BIM建模》等双语培训包,并推动相关课程标准的国际化适配。这一切背后,是她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也是对“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使命的深刻认同。

师德如光,照亮国际学子成才路

从马来西亚的云端课堂到印度尼西亚的实训教室,舒灵智老师用专业与情怀搭建起一座座联通中外的技能之桥、友谊之桥。她不仅传递了先进技术与工程规范,更展现了中国教师对教育的敬畏、对学生的关爱、对文化的尊重。

在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湘特色”职教品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舒灵智老师正是那一抹亮丽的师德底色。她以匠心守护专业底线,以仁心温暖异国课堂,以师者之光照亮更多国际学子的成才之路,也为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走出去”写下了生动注脚。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