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华)“从军营到校园,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 这是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沈帆常说的一句话。2017 年,有着 13 年军龄的他脱下军装、告别军营,转业安置到高校岗位。6 年来,他始终以军人的铁血担当、党员的赤诚初心,在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先后获 “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湖南教育政务网站工作优秀个人” 等多项荣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最美退役军人” 的时代风采。
铸牢忠诚之魂:从 “军营战士” 到 “职教先锋”,信念如磐跟党走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党员以坚守信仰为根本。” 这是沈帆刻在骨子里的信条。入伍期间,他历任排长、宣传股长等职,荣立三等功 2 次、获军级以上表彰 3 次,把青春热血洒在了国防事业的沃土上。转业到高校后,他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通过集中研讨、专题调研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落。
在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同时,沈帆还主动扛起思政育人责任。他主持各级课题 2 项、参与省级以上思想政治类项目 3 项,发表论文 5 篇,将军营历练与职教实践相结合,打造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教育成果。在株洲市 “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党史知识擂台赛中,他斩获二等奖;在学校 “师德师风” 演讲比赛中,他以军旅故事结合职教初心的精彩宣讲,夺得第一名。“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想淬炼,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初心传承。” 沈帆说,无论穿不穿 军装,对党忠诚的信念永远不会变。
扛起担当之责:从 “抗疫尖兵” 到 “攻坚能手”,冲锋在前不退缩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的身影。” 这是沈帆转业后始终践行的承诺。2021 年 8 月,株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骤然紧张,他主动请缨前往龙兴社区支援,第一天就优化核酸检测流程、承担信息录入工作,单日完成 1200 余人次检测任务,连续 15 天坚守抗疫一线,获评“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2022 年 1 月,他又被选派为市委组织部驻学林街道疫情防控特派员,6 个月里走遍 7 个社区,督查点位近 4000 次,解决问题 500 多个,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筑牢防线。
不仅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在学校发展的关键节点,沈帆同样勇挑重担。他先后加入学校升格职教本科、党代会等重大工作专班,承办省级赛事、筹备轨道交通博览会等重要活动。2021 年,学校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他主动承担材料梳理、数据汇总工作,连续一个月加班加点,最终助力《“一引两驱三结合” 的高职院校双创人才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再难的任务也要啃下来!” 沈帆的话语里,满是军人特有的坚毅。
彰显创新之力:从 “创业导师” 到 “产业纽带”,赋能职教促发展
“把军营里的‘钻劲’用到职教创新上,才能培养出更多技能人才。” 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沈帆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负责学校双创工作期间,他牵头打造 “新维度” 双创品牌,建成工作室、创新工场等多个实践平台,邀请政企专家开展大讲堂、沙龙活动 300 余场,吸引 3 万余名师生参与。他创办 “双创实验班”,开展培训讲座 90 多场,组建 8 个双创社团,带动近 2000 名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在他的推动下,学校连续举办 8 届 “互联网 + 创青春” 双创竞赛,学生参与人次超 5 万,策划创业项目 2.3 万个,申请专利 270 多项,斩获国家级奖项 28 项,实现全国双创五大主要赛事 “大满贯”。同时,他发挥信息工程专业特长,联合师生组建湖南伏利创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服务株洲 175 座光伏电站,培养 220 名运维人才,项目在湖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成为 “职教赋能产业” 的生动范例。
从军营到校园,从 “橄榄绿” 到 “职教蓝”,沈帆始终保持着军人的血性与担当,在职业教育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他说:“只要学校需要、师生需要,我就会一直‘冲锋’下去,用实际行动为职教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这朴实的话语,正是一名最美退役军人的初心写照。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