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杨赟
在永州市零陵区大庆坪乡,每天清晨,永州市零陵区湾夫学校校长杨伟峰就已走在校园里,开始一天的巡查,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这位2018年参加工作的“90后”校长,用短短几年时间,让一所偏远乡村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把学校当家,倾力打造温馨育人乐园
2019年9月,杨伟峰接任湾夫学校校长时,面临的是一幅令人揪心的图景:教学设备陈旧、操场坑洼不平、活动设施严重匮乏,教师的办公环境极为简陋。更让人忧心的是,学校生源逐年减少。
“一定要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怀揣这一信念,杨伟峰毅然踏上了他的“破局”之路。
六年来,这位年轻校长化身“项目总监”和“首席协调官”,为改善办学条件四处奔走。他的坚持终于换来回报:政府专项资金陆续到位,社会爱心捐赠纷至沓来。校园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围墙全面加固加高,崭新校门巍然矗立;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整个校园;教学楼内外墙面粉刷一新,地面平整,门窗全部更换;全校学生用上了符合人体工学的崭新课桌椅。
2021年,杨伟峰注意到村里许多幼儿缺乏规范的学前教育。他迅速行动,带领教师将科教楼的空置教室改造成标准幼儿园教室,并亲手平整楼前荒地,绘制卡通图案,建起一个充满童趣的活动区。如今,这所幼儿园已成为村里最受欢迎的育儿场所。
把学生当宝,精心培育祖国未来栋梁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尽管行政事务繁忙,杨伟峰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主动承担六年级数学和三至五年级英语教学任务。他的课堂严谨而不失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在他的带动下,全校教研氛围日益浓厚:集体备课成为常态,教学竞赛踊跃参与,教研论文屡获嘉奖。近两年,学校教师在区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23人次,教科研成果获奖15项。
湾夫学校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始终牵动着杨伟峰的心。他建立了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带队家访,精准掌握每个孩子的困难。在学校设立的“爱心驿站”里,心理辅导教师随时为孩子提供支持,“代理爸妈”活动让缺少陪伴的孩子重现笑容。五年级学生小玲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原本性格内向的她通过“代理爸妈”活动变得开朗活泼,成绩也大幅提高。“杨校长就像我的爸爸一样。”小玲在作文中写道。
面对文体设施短缺,杨伟峰带领师生自己动手:买来油漆,利用课余时间在空地上绘制出标准羽毛球场;将淘汰的课桌改造成简易乒乓球台。这些凝聚智慧与汗水的“土创造”,不仅节省数万元开支,更在共同劳动中培养了师生“爱校如家”的情感。
把教师当友,聚力锻造卓越育人团队
教师队伍建设是杨伟峰投入最多的领域。
他根据教师特点量身定制成长计划:让钻研型教师负责课改,才艺突出的教师带领团队活动,善于沟通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对需要提升的教师,他常常听课、备课、示范,手把手指导直至其完全胜任。青年教师小陈初到学校时经验不足,杨伟峰连续听课一个月,每日课后耐心点评。如今,小陈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教师的尊严与幸福,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源泉。”这是杨伟峰常说的话。他在管理中既坚持原则,更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改善办公和住宿条件,积极创造培训机会,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这些举措让教师感受到温暖与价值,并将这份正能量传递给学生。
七载春秋,杨伟峰从青涩的特岗教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校长。每天晨曦微露,他第一个到校巡查;夜幕深沉,他办公室的灯光最后熄灭;寒暑假的改造工地上,总有他忙碌的身影;通往学生家的崎岖小路上,印刻着他家访的足迹。学校的一草一木、师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牵动着他的心。
如今,漫步湾夫学校,绿树成荫,书声琅琅,现代化教学设施与充满童趣的校园文化相得益彰。课间,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奔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所曾经落后的乡村学校,已成为当地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守望。”杨伟峰说,“我愿做乡村教育事业的坚守者,用爱心和责任为每个孩子点亮希望的明灯。”在他的带领下,湾夫学校正朝着“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目标稳步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力量。
编辑:余杏 实习 胡芸帆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