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院校传真 > 详情

长沙职院刘心怡:模糊视界的追光者

2025-07-01 18:24:01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姚思琪 覃凯梨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姚思琪 覃凯梨)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间教室里,一名女生总是坐在第一排,拿着一只放大镜认真看书、做笔记。她的动作不快,却异常专注。每当语文课上她发言结束,老师总会等她收拾好才开始讲新课,仿佛时间为她稍稍放缓了脚步。

图片3.png

她叫刘心怡,是特教学院2310班的一名学生,也是一位视障者。

“她努力学习的样子,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的语文老师老师刘青在朋友圈写道。

刘心怡的世界,从小就模糊。但她从不曾模糊自己的方向。5岁那年,她第一次在爷爷家接触电子琴,父亲握着她的手弹出第一首旋律,《两只老虎》的简单音符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从那一刻起,音乐成了她表达世界的方式,也成了点亮她人生的光。

进入校园后,视障带来的挑战如影随形。课堂上,黑板、PPT上的文字对她而言模糊不清,钢琴五线谱也像是难以破译的密码;日常外出就餐,连普通的菜单都成了辨识困难的“天书”。

上课时,同学们会主动询问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给她念黑板上的重点内容,老师也会特意放慢语速,耐心将知识点念给她听。大学专业课里,她需要学习钢琴,那更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因为她没办法像其他同学那样看着谱子练习。她练琴不靠看谱,而靠听——反复听老师弹奏,再用记忆去还原旋律,在指尖一遍遍练习。“最开始的曲子简单些,后来越来越难,靠的全是脑子和肌肉记忆。”她说。每次弹奏,她都要默背曲谱的位置和手势,再将一整首作品流畅地“弹出来”。对于一位弱视女孩来说,这无疑是翻山越岭般的挑战。

“钢琴音域那么广,找对音符的位置再弹准确,是很难很难的事。但她从来没说过放弃。”刘青老师感慨。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这是刘心怡最常说的一句话。她没有沉溺于命运的不公,而是努力在模糊的世界中开出清晰的路。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刘心怡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即便视物模糊带来诸多不便,她仍坚持每堂课全神贯注,凭借着远超常人的专注力,将老师讲授的知识一字不落记在心中。

在老师眼中,她是坚韧的“宝藏女孩”;在同学眼中,她是努力又温暖的朋友;在自己心中,她更希望做一个“能掌握生活”的普通人。

刘心怡从不回避自己的障碍,但她也从不让障碍定义自己。她相信,只要不停下脚步,总能奔向光亮。


编辑:谭尔豪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