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父亲的沉默
文/刘子宜(衡东县职业中专353班学生)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沉默寡言。他的背影如同书架上落灰的大部头,总是让我难以触碰,难以读懂。直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才真正读懂了父亲那沉默背后的含义。
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他清早出门时,我还在流连被窝的温暖;我放学晚归时,他还在为工作而奔波。常常只有在深夜,等到他回来,才能有只言片语无关紧要的交谈。这让我与他之间的沟通更加缺乏,也让我心里难免有些难过。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那疲惫的身影和那偶尔几句询问成绩。为何父亲总是忙于工作,却对我关注不多?父亲从未与我有过深入交谈,是不是不喜欢我,不满意我?夜深人静,孤单裹在被窝里,我常常会泪水沾湿枕边。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我站在窗前,焦急地等待着父亲回家。狂风暴雨拍打在窗户上,世界被染成了模糊的昏黑。父亲依旧为了工作很晚还没回,我心里的埋怨早已堆积成了寒冷凛冽的巨大冰山,准备好了冰冷的话语和冰霜的表情,去刺痛迟迟未归的父亲。门外天色漆黑如墨,风雨大作,似乎要将一切席卷冲刷。门铃响了,父亲终于回来了,我带着满腔怨怒地打开家门,心里庞大的冰山却在一瞬间融化成了水,破旧的雨衣上流淌着雨水,湿透的头发和衣裤上不停地滴着雨水,因劳累而格外苍老的脸上,沿着深深的皱纹划过雨水和汗水,呆呆看着眼前父亲的我,眼眶中泪水在打转。
他的手因为长时间握着锅铲而变得红肿,他的眼神中也充满了疲惫。但他低头看着我时,我忽然发现那疲惫的眼神中流露出了温柔。
那晚,我帮父亲把货物搬进厨房。在微弱的灯光下,我注意到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和伤痕。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父亲的沉默。他不是不想说话,而是将所有的言语都化作了行动,每天早出晚归,为美好生活而拼搏,更用他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
餐桌上,我试图与父亲交谈,但他依旧话不多。我问起他手上的伤,他只是淡淡地说:“没事,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然后,他又继续低头吃饭。我看着他,这一刻眼泪猝不及防地涌了出来。我知道,那些伤痕是他为我们这个家付出的见证。
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帮助父亲做家务,尽管他总是说“你好好学习就行”,但我坚持要分担他的辛劳。我开始读懂父亲的沉默,那是一种无声的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是一种不言放弃的精神。
读懂父亲的沉默,让我学会了感恩和责任。我开始理解,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需要言语来表达,行动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语言。父亲的沉默,教会了我如何去承担责任,如何去生活。这是一堂无价的课程,也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指导老师/侯天啸)
编辑:王溶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