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市县联播 > 详情

【先声新闻】衡阳市蒸湘区: 让美育在乡村学校遍地开花

2024-04-08 14:16:51 来源:湖南教育 作者:罗祖瑶 刘跃进

阳春三月,踏春而行,我们来到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群益村。

煦暖的阳光穿过树枝散落在群益村的油菜花田,旁边的草地上,聚集着十几名群益小学的学生,他们或坐或趴,手中的画笔在画板上来回勾勒,一幅幅美景在他们的笔下呈现。随后,他们又在田间奏响口风琴,虫鸣、鸟叫、乐音,交响成曲,引得众多村民驻足欣赏。

这段阳光、自信、大方的表演,是群益小学“田园美育”课堂的一幕,也是衡阳市蒸湘区加强乡村学校美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蒸湘区不断提高对乡村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突破口,着力补短板、强师资、提质量,让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统筹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蒸湘区位于衡阳市中心,区内有11所乡村小学。这些乡村学校大部分规模较小,艺术活动设施老旧甚至短缺。

为解难题、破瓶颈,在全区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蒸湘区仍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对各乡村学校进行改建。

在资金的支持下,学校的舞蹈教室、美术教室焕然一新,呆鹰岭镇新阳小学的掐丝画工作室、雨母山镇东阳小学的音乐礼堂等也得以建成。

为使每所乡村学校的美育基础都得到改善,2020年底,全区启动“‘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促进文明单位、城区学校对乡村学校进行结对帮扶。这一工程,为每所乡村小学投入了不少于3万元的帮扶资金,并计划每学期开展艺术送教、走访慰问等活动不少于6次。

“在结对文明单位——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孩子们有了电子琴、合唱台、画架、美术素养包,学校的美育资源更加丰富了。”雨母山镇竹灵小学校长冯枥莹深有感触。

“在点对点的帮扶下,学校成功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生合唱团。这些帮扶,让学校的美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好。”雨母山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郑珊感激地说。

图片

雨母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剪纸作品。

此外,蒸湘区还鼓励社会公益组织进校园,通过举办乡村合伙人见面会、开展乡村艺术共创行动等方式,让艺术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观看表演,由此更多地参与乡村美育工作。

“看着孩子们的表演,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关山月美术馆的馆长陈湘波对蒸湘区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还表示今后将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

多轮驱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发展乡村美育,根本在于教师。如何让乡村学校拥有一支高质量的美育教师队伍,是蒸湘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竹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许多乡村学校校长在推动学校美育建设时面临的难题。

集团化办学是破局的关键。

“名校领办、集团办学,让优质资源动起来,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李竹华强调,蒸湘区的集团化办学,侧重于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师队伍的合作共进。

2023年,蒸湘区以3所名优学校为主导,成立了3个教育集团,推动县域内“美育共同体”的形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

在解决乡村学校艺术师资匮乏问题的同时,蒸湘教育人还在思考,如何促进年轻艺术教师更快地成长?

教育局启动了“四个一批”计划:邀请专家名师、公益组织、艺术机构,免费培训一批教师;选拔一批教师,前往长沙、深圳等地参与交流活动;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竞赛,提升一批教师的专业水平;面向社会聘请一批优秀人才,丰富教师团队。

“目前,全区有乡村音乐、美术教师80余名,有专业的志愿者120名。”蒸湘区教育局人事股负责人张林表示。

同时,各乡村学校也积极行动,努力解决学校美育师资不足,成长较慢等问题。例如,与公益培训组织合作,培养一批兼职美育教师。

雨母山镇梓木小学的语文老师彭美玲就是一位优秀的兼职美育教师。

作为“80后”,彭美玲总感慨自己求学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美育,她不希望现在的学生有这样的遗憾。为此,她加入了学校组织的艺术班,学习器乐知识,还自费去进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送去更好的音乐教育。

如今,彭美玲兼任学校口风琴社团的授课教师。她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

“这些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我希望教他们吹奏更多的乐器,以此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提升他们的艺术审美水平。”彭美玲说,自己会尽全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教育资源。

植根本土,聚焦学生全面发展

美丽的乡村为学校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乡村美术教师把孩子们带到田间地头,品味农耕文化;把乡土气息带回课堂,指导孩子们对野花、野草、石头等进行艺术加工,制成精美的艺术作品。呆鹰岭镇振兴小学开设了衍纸艺术课程。授课教师谢闵通过实践教学与点评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创作不同类型的衍纸作品。在课堂上,五彩的纸条在孩子们的手中舞动,经过卷、捏、拼、贴等一系列精细的操作,生成一幅幅衍纸作品。

“课堂上,学生的手、眼、脑相互配合,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谢闵说。

“学校应该成为孩子们的花园、乐园。”在振兴小学校长刘昆的精心设计下,学校的走廊、教室的墙壁上,都展示着优秀书画作品和衍纸作品。在校内,刘昆还开辟了一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种上梨树、杨梅树、桃树、无花果树等,为学生打造了一本“不用翻的美术书”。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我们要培养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温暖的心灵和聪明的大脑。”刘昆说,学校开设的劳动、绘画等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同样位于呆鹰岭镇的新阳小学,也在积极提升美育质量,通过增加相关课时、丰富课程内容的方式,逐步实现上好课、育好人的目标。

新阳小学的掐丝画工作室,深受学生喜欢。

“绘稿、掐丝……学生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套技能,能够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一幅幅漂亮的金丝彩釉画。”新阳小学教师雷葭说,美术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愉悦感。

留守儿童小玉,过去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雷葭老师的掐丝画课程上,她体会到了被人理解和肯定的快乐。她喜欢上了画画,还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图片

新阳小学掐丝画工作室里,学生正在上色。

如今,蒸湘区的每一所乡村小学,都开设了1至2门艺术课程。雨母山镇东阳小学开设了合唱和版画课程、竹灵小学开设了石头画课程、梓木小学开设了传统插花课程……艺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美育的成效不易量化,却能让人受益一生。雨母山镇中心学校的孩子们正在筹备春季户外写生活动,呆鹰岭镇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刚刚完成傣族韵律操的编排……在蒸湘区,孩子们的世界里,有云彩、花朵、鸟叫、虫鸣,还有动人的音符、丰富的颜色。

编辑:王诗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