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市县联播 > 详情

祁阳:奏响音乐育人“三部曲”

2024-04-12 19:48:0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高志恒 綦艳

69672_1712905123_hd.jpeg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志恒 綦艳)“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4月11日,永州陶铸中学报告厅传来阵阵歌声。祁阳市2024年中小学生建制班红歌合唱比赛决赛在此举行。从全市中小学校脱颖而出的23个班级,逐一登场演唱,孩子们用歌声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69673_1712905135_hd.jpeg

一首红歌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近年来,祁阳市教育局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广泛开展“红色+”“红色行走课堂”、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系列红色教育活动,打造潘市红军学校、长虹街道明德小学等14所红色教育示范校,为学生擦亮人生“底色”。

在祁阳市浯溪一中,每天都能听到嘹亮的歌声飘荡校园。该校把音乐融入思政课,发挥各个学科协同育人的作用,制定了学生每周一歌方案,营造了红色、励志歌曲天天唱、班班唱、人人唱的良好氛围,为该市中小校音乐教育“打样”。在祁阳一中,室外音乐课受到学生们好评。操场上,学生们围坐成圈,和着老师的乐器节拍,热情欢唱,操场上欢笑声此起彼落。

“音乐可以融入思政课中,相比之前的简单授课,我们将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讲深讲透,到烈士故居实地走访,让学生动起来,既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又激发他们乐观向上的进取心。”音乐老师桂春媚说。

69684_1712905698_hd.jpeg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明德小学通过开展“祁阳小调”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祁阳小调”纳入音乐课程,在三四年级进行试点,课后服务开设特色社团,专职教师课堂传授祁阳小调的表演方法和技巧。学校每年举行“祁阳小调”年级比赛活动,让学生品味非遗文化之美。龙山街道民生小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习口风琴纳入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程中,全校每周利用一节课后服务课学习口风琴演奏。学期末举行年级口风琴比赛,营造了“班班有琴声、人人会乐器”的校园文化氛围。今年,民生小学将口风琴学习正式作为校本课程,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的专业性、科学性、趣味性。

69678_1712905543_hd(1).jpeg

祁阳市各校在做好课业减负增效的同时,积极拓展音乐教育活动。局教研室、基教股、体艺卫股、教师工作股协调推进各校音乐教学教研、特色项目发展及安排各项大型活动与比赛,发挥各校潜力,实现管理机制、师资调配、学生培养、赛事活动“一体化”,各校结合“课后服务”,开设祁阳小调、口风琴、葫芦丝等各类特色课程80余种,逐步形成“一校一品”。

69689_1712905856_hd.jpeg

阳春三月,浯溪一中合唱团的学子们走进田间山头,赏花观景,为春天献上一首《上春山》,用歌声铺展一幅美好的诗词画。“2022年,我挑选一些热爱音乐的学生,开始合唱训练,创作专属“浯溪一中合唱团的歌曲。”音乐教师、合唱团的指导老师杨劼介绍。在教师节晚会上,原创作品《雨花》获得好评;合唱作品《湘水缘》获得市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初中声乐组决赛一等奖。“我们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我希望通过音乐与孩子互动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校长唐智琴萌生了创办乐团的想法后,“小苔米器乐团”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在艺术节现场,文明铺镇牛筋塘完小“小苔米器乐团”演奏的串烧节目获得器乐类小学组的第一名。

69691_1712905901_hd.jpeg

在祁阳,音乐课有多种形式,把音乐课堂“搬”到户外,将舞台延伸至田间地头,创造性地开展各种音乐教育活动,鼓励学校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社团,推进“五育”并举,实现全面育人。近年来,祁阳举办建制班合唱比赛,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等大型活动近30余场。

祁阳市教育局把“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作为育人目标,以评价目标引领育人全过程,建构教师、家长和学生参与协商的多元评价体系,全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逐步形成“评价—分析—反馈—应用—发展”评价工作“闭环”。

编辑:曹鑫宇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