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 · 治校 > 详情

【书记校长谈治校】曾洁:跟曾国藩学治校之道

2024-03-28 12:44:3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曾洁

【编者按】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书记、校长。书记、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处于主导、决策地位,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是全校师生幸福生活的“奠基人”,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这位“关键人”,如何既当好“杂家”,又当好“专家”?又怎样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新时代,如何适应新的发展,作为一名书记、校长,主要抓什么?如何建设好学校队伍?如何引领教学改革向深而行?2024 年,湖南教育新闻网拟推出全新栏目“书记、校长谈治校”,针对大家关心的教育话题和教育难题,邀请全省书记、校长分享经验和做法,讲述故事和实践,交流思考和心得。本期邀请长沙市望城区雅礼丁江学校校长曾洁,和我们分享如何跟曾国藩学治校之道。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强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才用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就是说,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勉力坚强磨炼出来的。《淮南子》说:“功劳可强迫威逼而使之成就,声名也可在强迫威逼环境中立起来。”董子说:“努力做学问,所见所闻就会广博;顽强地寻求真理,道德修养就会日益进步。”《中庸》里所说的“他人知道一件事,自己要知道一百件。他人了解十件事,自己要了解一千件。”就是要勉励自己多付出功夫。现在人们都企盼为世所用,却缺乏社会需要的才能谋略。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得到验证,再向那些事业有成之士学习,苦苦思索通用于当世的途径方法,并亲身去实践,检验它的成效。努力又努力,那么就可通达识见,才能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才能见识足以有益社会,还用得着担心世上不知道自己吗?

人才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才以陶冶而成。青年教师的成长无近道可抄,学校要将其在校本教研中“千锤万凿”,使其“学海无涯苦作舟,曾益其所不能”,方能在教学实践中增长才干、砥砺本领。

随着如今学校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模式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同步更新,重点突出新时代教师的发展特征,在培养教师个体成为学校栋梁的同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教师培养机制的落实并不仅仅是对校本教研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对学校的管理同样如此。

教师校本培训是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是提升教师科研和教研能力的重要保证。提升教师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能促进学校整体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夯实。只有高质量的教研,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

规划引领,明确校本教研发展的方向

教育大计,质量为本;质量大计,教研为本。要聚焦校本教研,首先,要准确把握和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教师发展的总体要求,设计涵括科研能力提升的教师发展规划,制订年度实施计划。雅江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开局非常好,是因为在学期初全体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广泛征集教师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品质学校的校本研修计划,系统思考、科学规划全校教师的整体发展工作。

其次,根据教师学期研训工作计划,设计的研训活动紧扣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具有针对性、参与性、时效性、示范性强,年度完成率高。

最后,鼓励教师制定有效指向教研能力提升的、有较强专业性和引领性的个人学期教研发展规划,并汇编成册。教师参照学校的学期发展目标,瞄准自身教研发展目标,乐于学习、勤于耕耘,将最大程度保证有规划、有指引的个人专业发展。

微信截图_20240328110432.png

搭建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平台

微信图片_20240328110444.jpg

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学校自身平台很重要。如果一所学校与大学和教育集团有了外联、互通的关系和身份,教师们将获得更多参加科研、培训和赛事的渠道。

学校依托雅礼教育集团、湖南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影子千校联盟校”几大平台,实现教师整体科研能力跨越式发展。学校积极承办各类综合学术活动,就是为了能给全校教师提供难得的学习机会,有了这些平台,教师们的科研能力提升步伐明显加快,能站得更高,看到更全、更新、更广的世界。

夯实教师提升学习能力的基础

首先,“走出去”,即利用学校购买的培训资源,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深造,回校后再在全体教职工大会、教研组研讨会等会议上总结学习心得体会,做到“一人学习,全校(全组)受益”,实现教师外出培训效益最大化。

为了避免不想出门、学习成效不好的现象发生,学校每次都会邀请一位校级干部带队,协调外出时的课务,让教师安心外出,专心研学。


微信图片_20240328110716.jpg

这次来成都参加明德云课程与教学论坛,我排除万难,带着学校四名骨干,抱着空杯心态跟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们畅游学术殿堂:学《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效率》、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学《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学《高质量教研促高质量教学》,学《课堂教学改进》……在专业知识对自己“暴击”中看到差距,汲取新知识提升自己,获得体验感、收获感。

其次,基于教师需求确定培训主题,着力做好“请进来”文章,发挥高水平专家在校本培训中的引领作用。立足实践,激发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动力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源动力。对于新学校而言,要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我认为起步要缓,紧贴工作实际而不空泛;切口要小,实在而不浮夸。

再次,学校鼓励教师立足课堂,关注学生,组织教师积极申报校微型课题,并由教研部门提供相应指导,帮助主持人凝练研究成果,完成研究任务。这一举措是学校今年教研改革的举措之一,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将会孵化一批优质课题,为申报市级以上课题提供保障。

注重激励,优化教研质量反馈机制

让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并在活动中提升科研能力,当然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但又要把握好度,防止过犹不及。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有一定的把控力,优化相关机制,让教师增强“获得感”。

学校建校以来推行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上半年推行的基于学科明星教师锻造的“青苗计划”,依据市、区雷锋杯赛课而推进的青年教师“亮相课”基本功竞赛,发挥团队教研参加的省级集体备课大赛等方面研究教研反馈机制,从师德、工作量、教育工作、教学实绩、赛课、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公开、公平、公正地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做学期评估。

无反思,不成长。在这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我逐渐明晰了校本研修的真正意义。教研的主体是教师,要在校本教研中加强教师的自身和团队建设。“天下无现成之人才”,好教师是需要被“千锤万凿”出来的,而校本教研就是有效手段之一。再知名的学校也有平平无奇的教师,再普通学校也有别具只眼的教师,关键在培养。与其等靠引进名师,不如自己好好培养。

今后,在学校系统改进的实践中,我校还要搭建多层次的教研平台,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关注教师生命质量,调动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实现“教师幸福成功”。

(作者系长沙市望城区雅礼丁江学校校长)


编辑:李薇薇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