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它被授予“全国国学实验校”。
2017年,它被评为“娄底市青少年健康发展示范校”。
2018年,它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22年,它被娄底市委组织部评为“娄底市两新领域标杆党组织”。
2023年,它荣获“湖南省民办教育规范办学争先创优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十年前,黄菊芳返乡创业,接手一所日渐衰弱的民办学校,为它注入了新的色彩,取名于曾国藩谥号“文正”。
十年来,文正学校不忘初心,坚持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提供多元化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选择性教育需求。在寻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文正学校进行了有益探索……
平地起高楼,要有不一样的办学理念
创办学校绝非易事。作为文正学校的董事长,黄菊芳对此的理解,绝不仅仅是“平地起高楼”。
2012年,在外闯荡了18年的黄菊芳,收到了家乡领导的邀请,希望她能回乡创业,投资家乡、宣传家乡。作为双峰人,黄菊芳掩盖不了内心的期待,但更多的是迷茫。
大学毕业后,她先是在长沙市委政研室就职,还任职过多家省市级媒体,甚至离职去上海创业,最终在北京开设了自己的传媒公司。走南闯北多年,彼时黄菊芳的传媒事业已经做得风生水起,而双峰这么一个小县城,能为她提供多大的发展空间呢?
受招商引资政策回到双峰后,2013年,县领导们希望黄菊芳接手县内的一所很难发展下去的民办学校——开源中学。
开源中学是1993年双峰县为解决“普九”工程后,初中毕业生激增、高中学位不足的矛盾,几位退居二线的县领导商讨后,共同出资外加社会捐资助学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招收普高、职高和复读三类学生。
“开源”,即开双峰县民办学校之源。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双峰有了第一所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
“当年这所学校一直是租借场地办学,一共搬迁了五次,直到2008年搬到城南书院路,才有了固定的地址。”时任双峰县教育局原副局长王遂顶回忆道,开源中学曾为双峰的高中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场地不固定,资金不稳定,学校一直走得磕磕绊绊。
2000年左右,随着其他民办学校的兴起以及公办高中的发展,开源中学不仅生源数量下降,教学质量也开始跟不上。到2012年时,学校仅剩200多名学生。并且老董事长已近80岁高龄,管理学校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黄菊芳在这种情形下毅然接手了开源中学。谈及背后的原因,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一直以来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当老师,办学校。这种情怀始终与一份责任并居在心中,我觉得自己应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能为家乡教育发展出策出力,更是何乐而不为呢?”
2013年7月,做出决定的黄菊芳着手卖掉长沙的房产,四处筹集资金,出资将近2000万元,成为学校的新董事长,将学校更名为“文正学校”。
然而,解决了钱的问题,办学真正的困难才逐渐凸显出来。
第一,是办学条件。开源中学由一个木材仓库改建,只有两栋教学楼,平地不多,周围是山,想要扩充校园面积,增盖教学楼,只能向山上发展。第二,是生源质量。开源中学的中考录取线比双峰县一中低了200多分,是百姓眼中的薄弱学校。第三,是师资力量。黄菊芳只留下开源中学4名教师,其他教师均以社会招聘的方式吸纳……黄菊芳还逐渐认识到,办学真正的困难远不止这些,还有如何改变社会对一所薄弱学校的印象。
“以前的开源中学,我都不愿意进去。”说这话的,是如今文正学校的班主任曾杰,他曾在广州某学校担任政教主任。因为老家在开源中学旁边,曾杰看见一些学生的行为举止不太文明,也就对开源中学留下了不好的印象。2014年,曾杰准备回老家发展,发现开源中学已经“改名换姓”,而且听说学校董事长是从北京回来的,他有了前来应聘的想法。
事实上,黄菊芳在上海、北京打拼的经历,不仅成为她本人的“光环”,也成为文正学校打破陈旧形象的关键所在。
“要有不一样的办学理念。”黄菊芳说,当时应试教育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虽然那时‘五育并举’还没有被正式提出,但不少大城市的教育模式,早已有了新的风向标。”即便只算“半个教育人”,黄菊芳也知道,好的教育不再是唯分数论。于是,她决定一改开源中学主打复读班“提分”的理念,推行素质教育,提出“用心做有灵魂的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的办学理念。同时,黄菊芳将曾国藩的“八本家教”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总结出“做人以德为本,管理以人为本,教书以生为本,育人以诚为本,课程以心为本,课堂以趣为本,素质以体为本,学生以学为本”的新八本办学宗旨。
为了践行素质教育,黄菊芳还扩充了学段,从之前只招收高中学生变为“十二年一贯制+复读班”。
民办学校推行素质教育,最大的阻碍其实还是对“分数至上”深信不疑的家长群体。
为此,黄菊芳多次召开家长会。她不仅请专家到学校作家庭教育报告,还亲自上课。“讲曾国藩的家教、讲育人案例、讲如何培养孩子、分析利弊……”开学前,黄菊芳早已收集了学生家庭的信息,哪些孩子成长于单亲家庭,哪些家长自身有问题,学校80%以上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她的心里都有一本账。
“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宣讲,让家长接受学校的办学理念。”黄菊芳说,如今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很愿意跟她聊天。
不过,回到教学中,素质教育到底要如何体现呢?
以“新八本”中的“素质以体为本”为例。文正学校开设了多种体育课程。除了传统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还有武术、田径等。
不过,学校创立体育课程和社团,并非简单地让学生强身健体。“任何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都会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小学部和初中部校长贺卫锋表示。
谢劲是学校的足球教练。可是在平时的训练之余,他还有一项工作,那就是和班主任一起,监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要和班主任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偏科的情况,平时作业有没有按时完成。学生上课的时候,我还要在走廊上巡查,看看是否有违反纪律的现象。”谢劲说,基于学校提出的“文体双修”办学理念,他还需要在训练球技的同时,刻意培养学生守时、合作、尊重他人的品格。
彭旺峻曾是足球队的队员。论球技,他是队里的主力。可论纪律,谢劲对他的评价是,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行为习惯比较散漫,有时候不穿训练服,训练时讲小话,作业完不成。”谢劲多次提醒他,但彭旺峻依然我行我素。不久,谢劲和其他学校约了一场友谊赛,却告诉所有队员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同时,谢劲以彭旺峻不遵守队内规定为由,禁止他上场。
一开始彭旺峻表现得无所谓,在场边坐着。但对手进球后,他坐不住了。“让我上场吧,不然我们就输了。”彭旺峻急哭了,他多次要求谢劲批准他上场。然而,直到最后文正学校以1∶3输了比赛,彭旺峻都没有上场。而这一件事也让彭旺峻和其他队员明白:如果不遵守规则,表现懒散,球踢得再好,也没有上场的机会。
“我并不期待所有孩子都成为职业运动员,而是希望通过体育运动,实现文体双修,让运动成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养成好的社会习惯。”谢劲说,从那以后,彭旺峻确实有了变化,做任何事都多了一分自觉,也懂得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
在文正学校,不仅足球课有这样的育人效果,美术、书法、音乐、围棋等,都承载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的育人目标。
与此同时,文正学校还积极推行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并开辟了劳动基地,获评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
…………
高质量发展,要有灵活的办学思维
2021年,一股“寒流”席卷整个民办教育界——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政府责任,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
同年12月,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在2022年秋季开学前,将全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占比市域内控制在5%以内,在此基础上个别占比较高的县可以控制在15%以内。
在这一大背景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大规模缩减,不少学校纷纷转型,剩下的学校也开始探索如何在规范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现在是‘赔本赚吆喝’,实施的是‘小班教学’。”贺卫锋说。
此言何解?
原来,《实施方案》施行之后,文正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原本就不多的生源再次骤降,小学阶段学生人数现不足200人,初中阶段学生人数也仅有300来人。
“最少的一个班只有9名学生,收取的学费都无法支付一位老师的工资。”学校财务王辉平掐着指头算道。针对这一情况,不少人劝黄菊芳干脆取消小学部和初中部,学校内部也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要不要继续办下去。
其实,这种质疑的声音自文正学校办学之初便已存在,当时黄菊芳提出要增设学段,就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
“本来生源就不多,哪里还能招到小学生、初中生?”
“义务教育阶段收不起学费,赚不了钱。”
“多花精力在初中,多几个考上双峰一中的,学校品牌自然就上去了。”
…………
可黄菊芳表示,就算只有几个人,也要开班。
“学校创办之初,小学一年级只有11个人,初三年级只有17个人。”回忆起当时的景象,黄菊芳仍历历在目。当时,执拗的她为表决心,甚至把在北京上学的儿子也接回来在文正学校读初一,“开展素质教育,各学段都不能少,我们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好。”
十年过去,即便在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更加困难,黄菊芳都从未想过放弃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科任教师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降低而减少,就连音体美学科的教师都是足额配齐。
“当时,我们初中部缺一名英语老师,即便招进来只教一个班,无法满足学校规定的基本工作量,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们还是招了进来。”贺卫锋补充道。
如果说,规范办学是民办学校生存的基础。那么,当下的时代背景,民办学校如何发挥好灵活办学的优势,打造鲜明的品牌和特色,则是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很多民办高中往往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很多分数没有达到公办普高,又不想去读职中的学生,往往会选择读民办普高,以致民办普高虽生源不少,但优生少,多为后进生。
如何破局,也是民办普高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很多学生初中阶段的基础本就较为薄弱,中考之后,又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假期,学的知识都忘了,初中基础不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黄菊芳介绍,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推出了初高衔接教学,即在高一新生入学后,国庆节之前不安排新课教学,而是由各科教师带着学生温习、巩固初中阶段的内容。
高中阶段不上新课,反而教已经学过的初中知识。学生基础存在差异,怎么教学?教师不仅要准备高中内容还要准备初中内容,忙得赢吗?高中新课本就多,还要先上初中内容,家长会同意吗?
“刚开始计划实施初高衔接时,质疑的声音确实比较大,不仅学生家长提出了质疑,就连不少科任老师,也表示不理解。”高一年级组主任杨志诚坦言,实施初高衔接,最大的阻力其实来自教师,“本来高中教学任务就比较重,初高衔接还需要进行额外的备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怎么办?
“堵不如疏,家长和教师都有疑惑,那我们就把利弊讲清楚,让他们明白学校开展初高衔接的初衷。”高中部校长聂春生给出了答案。
“我们在撒‘种子’之前,必须先‘松土’,不然是种不出来的。一些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上初高衔接课程正是为了避免后期上课时,陷入死胡同。”为了让教师们了解初高衔接的重要性,学校邀请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现身说法。同时,对教学初高衔接课程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工资补助,并开展一些团建活动来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学习就像盖房子一样,初中是地基,高中阶段则是地上部分。要想高中学习好,一定要夯实基础。”面对一些家长的疑虑,杨志诚总是如此解释。
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文正学校也有自己的方法。
“我们每年从4月起,就开始筹备初高衔接课程了。”杨志诚介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初高衔接教学,力争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校精心选择初高衔接教学内容,将与高中阶段学习相关的内容纳入学习重点,同时配齐相应的教辅,既备学生,又备知识,还备衔接。针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学校会先组织测试,找出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
高一新生刘艳,初中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刚入学时,由于听不懂教学内容,上第一节数学课便“分了神”。
课后,杨志诚找到了刘艳,在了解事情原委后说道:“你听不懂,是因为初中基础不扎实,你跟着老师再把书本复习一遍,如果没改变,我们再另外想办法。”
在杨志诚的引导下,刘艳渐渐对数学产生了学习兴趣,不仅听课认真了,课后也常拿着练习册去请教问题,在阶段测试中,她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老师,我现在感觉高中数学好像更简单一些。”
“完成初高衔接教学后,我们组织了阶段测试,难度比中考略大,与中考相比,超过70%的学生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在家长会上,我们将学生的变化进行了反馈,家长们对学校的认可度更高了。”杨志诚表示,针对复盘中发现的教师分工需进一步细化、少量学生成绩未提高等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方案。
探索高质量发展,既要有灵活的办学模式,更离不开制度建设。
“党建工作是民办学校办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探索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党建作为坚强的政治保证。”学校党支部书记彭雄飞表示,学校切实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确保立德树人有效落实。经县教育局党委批准,学校早在2017年3月就成立了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1名,预备党员1名。
“我们实施了‘双向培养’模式,将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一线教师,以推动党建与业务相结合。”党支部宣传委员彭璐补充道。
彭璐就是从一线教师中成长起来的党员。
2016年,彭璐来到文正学校就职,当时她对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雪天,党支部书记会带着党员们去学校的坡上铲雪,节假日也会安排党员轮流值班。”
2021年,经支部大会审议通过,彭璐成了党员。“以前只想着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不仅变得更为自律了,服务意识也明显增强。只要师生遇到困难,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忙解决。”彭璐表示,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在备课时,我都会下意识地在教学中融入一些党建元素、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关注学校发展的同时,黄菊芳还不忘回报社会。
早在2007年,黄菊芳就开始了自己的捐资助学之旅。她发起中国传媒大会·金长城传媒学子奖,每年拿出3万—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创办文正学校后,她开设了“爱心全托班”,先后与锁石、三塘铺、甘棠、荷叶、井字等乡镇的200多个留守儿童结对,每年黄菊芳还会自掏腰包资助困难学生,为他们免去学费,仅2022年,资助金额就达到100多万元。
“我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更明白读书对寒门学子的重要性,我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有书读、读好书。”黄菊芳的目光坚定而深邃。
育时代新人,要有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学校开办之初,黄菊芳就只有一个目标——用心办有灵魂的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就算面对生源基础薄弱且留守儿童居多的校情,以及家长、社会对于“分数”期待的压力,她也丝毫不退缩。十年时间,她大步朝着目标迈进。
因长期研究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黄菊芳深知为学生营造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的重要性。2013年起,她便借助“写家书”为孩子与父母构建了一条传递爱意和亲情的交流之路。
“有一种情叫亲情,它离幸福最近,且不会破碎,那是一种天长地久的互相渗透的感情,是一种融入彼此生命的温暖。”
“如果没有你们,我怎能见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没有你们,我怎能品味这人生的价值?如果没有你们,我怎能享受这甜蜜的生活。”
…………
孩子们的这些书信“飞”到家长手中,再由家长写信回复——
“你能够在故事中领悟人生哲理,也能够在考试后总结失败的原因和确立下阶段的奋斗目标,懂得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懂得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懂得正确对待老师的误会,懂得体谅老师和父母的辛苦……看完七封家书,爸爸心中倍感欣慰。”
如这名家长所写,他们通过书面交流,或传达心声,或化解误会,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距离。
一封又一封,一年又一年,学校收集、保存的家书已数不胜数,并汇编成8本《文正家书》。
与此同时,传承国学经典,也是文正学校坚持做了十年的事。“要想孩子读天下书、行天下路、做天下事,让孩子学经典、多阅读是很好的途径。”贺卫锋认为,一切得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比如课前准备、课时坐姿,比如先举手再回答问题等。“只要孩子们在昨天的基础上有一点进步,就是学校教育的成功。”
为了推广国学经典,文正学校同时借助课程的引入和活动的推动。
在黄菊芳的策划下,贺卫锋带领语文教研组,历时一个多月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这本教材包含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诗经》、古代励志故事等内容,学生既听得懂,又能主动诵读。”贺卫锋说,书中勤奋好学、报效祖国、孝敬父母等故事,可以从不同方面引发学生思考。“从整体来看,表现为文正学子行为习惯上的改变,打架的、说脏话的现象没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性格开朗、礼貌待人。”
班主任曾杰育人法宝之一就是《弟子规》。“每次只要我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再列举一些实例佐证,孩子们就愿意去相信、去践行。”
2013级毕业生王新赐是曾杰在文正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在他的印象中,王新赐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有个优点,就是人缘很好。
高中毕业后,王新赐选择参军入伍。一次,刚下晚自习的曾杰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原来是新兵训练结束的王新赐打来的。“班长说,我脑海里第一个想到谁就打给谁。”电话中的王新赐说自己入伍后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曾杰,“您以前用《弟子规》教给我们的道理我都记住了,现在在部队里我跟战友相处得很好,班长和指导员都很喜欢我。”
因为当年没能帮助王新赐走进大学校门,曾杰其实是愧疚的。但电话中,王新赐却说:“老师,您教给我的是另一种人生。”
正是这句话,坚定了曾杰的教育理念。“我要发现学生的优点,用经典去引导他们,教给他们具体做法。品行好、习惯好、会做人、有规矩的孩子走入社会,总会得到机会。”
关于国学经典,文正学校的“重头戏”在于每年一次的国学节。国学节上,师生们经常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朗诵、情景演绎等不同形式展示节目内容。比如《击壤歌》,彭璐带领学生排成了舞蹈。在这个节目中,孩子们身着汉服,在专属音频中边表演,边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劳作时的幸福生活场景。
这些年里,不少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告诉曾杰孩子的变化。有从顶嘴到主动赔礼道歉的,有从不爱学习到主动看书写作业的,有从摔门而出到会关心家人的……
学生的终身成长,用养成教育奠定基础是一方面,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则是另一方面。
作为高中部校长,聂春生始终认为每个人的成才和发展的路径是不同的,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为此,高中部为学生开辟了三条道路。
“第一条是音体美特长生,第二条是国防教育,第三条是开设日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小语种。”聂春生说。
贺盛康从小体弱,家里把他送到体校学武术。来到文正学校后,曾杰作为他的班主任,不仅鼓励他继续学习武术,更给予他关注和关心,“发现他低血糖,我就买了一盒糖给他,另一盒放在办公室;知道他睡觉喜欢踢被子,我就凌晨到寝室帮他盖上。”
虽说是很小的一些事情,但贺盛康从中感受到了家人般的爱。高三期间,无论是训练还是学业,贺盛康都全力以赴。最终,他以武术专业成功考入大学。
而在小初部,学校开设一专多能班,含足球、美术、音乐、围棋、编程等内容,让孩子学自己想学的课程。“每年儿童节,也是一专多能班的汇报演出的时候。在台上,孩子们会向家长展示传球、作画、演奏等基本功。”彭璐介绍,“不少孩子通过一专多能班发现了自己的特长。”
2020年上学期,在广东就读初一的李翔转学回到双峰。初入文正学校,两地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的差异以及身边老师、同学的变动,让李翔感到明显的不适应,并且还影响到了学习成绩。“我建议他参加一专多能班,缓解一下负面情绪。”班主任刘雪梅说,当时李翔就选择了足球班。
“本身他就是一个阳光的小男孩,个子和体型都挺适合踢足球。”刘雪梅一边翻看着李翔踢球的照片,一边骄傲地说,“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加上足球教练的针对性训练,球技提高很快。而且,这还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最后中考文化分竟然大大超过了双峰一中的特长生录取线。”
“小学时候可能因为年纪太小,不懂得害羞,被老师推荐参加演讲比赛。第一次就获得了全校二等奖。”记者眼前的初三男孩舒晨铉虽然面带羞涩,却是学校演讲比赛的“小红人”。舒晨铉将第一次的好成绩归结于幸运,但此后他对自己的演讲水平,有了更多自信。他开始主动参加比赛,用心准备、学习演讲技巧,在一次又一次的演讲中总结经验。
“演讲的力量在于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从一开始的背稿,到理解内容,再到用更生动的语言把思想传递给听众。”如此一来,舒晨铉不仅表达能力有了提高,写作水平也是逐年进步。也正是有了各类比赛的锻炼,他成功竞选为班长。
“在田径运动会中,他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你追我赶;在劳动实践中,他们分班采摘、种植、野炊;在10公里远足拉练中,他们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在传承红色文化中,他们探访蔡和森纪念馆,感受先辈力量;在拔河比赛中,他们感受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黄菊芳说,正是通过这一个个活动,文正学子看见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变得更阳光、更大胆、更自信。
如今,学校师生每年获得各种奖项100个以上,不仅文化科目老师获得教育教学比赛一、二等奖,艺体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名学生考上北京服装学院、重庆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
办学十载,文正学校始终不忘教育初心,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盼放在首位,全面展现新时代民办学校的担当与作为。接下来,它也将继续在寻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3年11月D刊总第1254期
编辑:王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