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权威发布 > 详情

湖南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㊾ | 芙蓉学校促进县域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2023-09-28 11:08:25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沅江市芙蓉学校

编者按:一个案例意味着一种示范,一种创新代表着一种未来。为了积极总结新时代湖南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全面展示改革创新成果,2022年12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报刊集团联合主办了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推选活动,活动由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中南教育智库具体承办,最终选出 50 个案例,其中区域类 20 个、学校类 30 个。这些案例体现了湖南基础教育领域不断涌现的创新做法,代表了湖南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改革的矢志追求与不懈探索,展示了湖南教育系统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与智慧、成果与成效。

芙蓉学校促进县域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一 、问题与背景

( 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目前,我市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比较明显,乡村教育振兴势在必行。

( 二) 芙蓉学校在乡村教育振兴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芙蓉学校建设是省政府实施的重大教育民生工程,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起示范作用,是我省深入实施科教强省战略、加快县域基础教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如何让芙蓉学校示范引领新时代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助力县域乡村振兴,实现城乡教育均衡,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 主要举措

( 一) 通过 “ 文化立校 ”, 建成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高标准现代学校。 一是挖掘地域特色,提炼“心之所向一苇航之”核心理念,构建“一苇航远”办学理念体系。 二是围绕办学理念,打造启航、潜航、竞航、远航为主线的校园景观,营造特色鲜明文化环境。三是落实文化管理,建立完善有序运行机制,形成厚重学校文化精神。

( 二) 通过 “ 五育并举 ”, 探索出大面积培养乡村 优秀学生的有效途径。 一是树立“五育并举”育人理念。芙蓉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乡村学生、留守儿童占比达90%,明确“夯实五育基础培育自强少年”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乡村学生确立正确的成长方向。 二是构建“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与五育融合,开发“一苇”课后服务课程,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交往自信、精神自强“五自”校本课程,为培育乡村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坚实基础。 三是组织“五育并举”特色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科文化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等,为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前进动能。 四是实施“五育并举"多元评价。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分年级制定评价细则与标准,编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实施动态管理。颁发“五育”奖章,评比“ 一苇”少年,实现人人提升。结合学生评价,开展“苇美教师” “苇星家长"评比,让多元评价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生长动力。

( 三) 通过 “ 家校共育 ”, 提炼出多渠道提升乡村家庭人员素质的策略。 一是构建家校共育体系。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建立沟通网络平台,树立乡村家庭人员文化意识。 二是开发家校共育课程。通过举行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组织学生宣讲,开展亲子活动等,提高乡村家庭人员文化素养。 三是建设家校共育机制。通过建设沟通、服务、协同、评价等机制,促进乡村家庭人员行为转变。

( 四) 通过 “ 结对帮扶 ”形成了大幅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办学模式。 下例是我校与草尾镇学校结对帮扶形成的路径与模式。

一 是目标定位,明确了城乡结对帮扶的实施内容,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具体目标:管理互通,促进管理水平共提升;研训联动,提高教育学科共发展;质量同进,促进文化体系共完善;特色共创,促进品牌学校共形成。

二是统筹规划,构建了城乡结对帮扶的实施模式,促进城乡教育整体发展。建立一 “ 会 ” 三 “ 组 ”的结对帮扶组织架构,即联盟学校定期举行研讨会议;成立教育帮扶领导组、学科建设联动组、教师成长指导组。筑起一 “ 定 ” 三 “ 制 ”的高效运作保障网络,通过实地调研制定帮扶方案,配套建立帮扶制度、激励制度、评价制度,以解决对方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探索一 “ 化 ” 三 “ 联 ”的持续运行方式,即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交流互助常态化,达到“研究一同开展、课题一 同研究、方法一 同探讨”的联治方式;通过全方位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开展党支部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家长学校建设等联建方式;举办主题教育、文化节、艺术节等联动的多元校园活动,将两校的育人理念传递到师生及家长心中,达到育人的目的。形成了能推广引领的一 “ 建" " 三 “ 创 ”示范效应,通过帮助草尾学校构建"三位一体"的“青草"文化体系,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创学校特色、创学校品牌、创经验做法,积极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三是科学实施,探索出城乡结对帮扶的有效策略,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通过管理融合、教师融合、学习融合 “ 三融合 ”提高两校师资水平。利用课堂开放、教研开放、资源开放 “ 三开放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通过统一 目标、统一行动、统一任务 “ 三统一 ”增强互帮互助意识。借助 “ 三个力 ”实现三方引领,通过常态化的互访互动提升沟通力,实现同伴引领;利用“互联网+”做到“线上+线下”同步互动、 “录播+直播”的先进信息手段增强共享力,实现技术引领;多样化的主题研修增强吸引力,实现活动引领。

三、 成效影响

( 一 ) “ 一苇 ”特色教育品牌初步形成。 芙蓉学校建校两年,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丰硕。学校接待了市政协人大、市内外教师代表等近千人次参观;在迎接湖南省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督察评估、湖南省教育优先发展检查、省“双减”及课后服务调研等工作中获高度评价;荣获“全国少儿趣味田径实验学校” “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二十三项荣誉;学校办学特色由《益阳日报》《湖南教育》《教师》等媒体推介;特色活动在《湖南经视》《新湖南》等省级新闻平台报道43篇、地市级报道118篇。

( 二) 乡村优秀教师团队基本构建。 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5岁,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三练功活动点燃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目前,学校承担省地市共10 个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其中省级课题两个。两年来,我校教师参加省地市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达到了217人次;2022年7个备课组参加省集体备课大赛6个组获奖,语文组获特等奖。学校教学教研实力整体提升,荣获“湖南省智慧教育平台实验校" “益阳市教师研训示范校”等荣誉。

( 三) 乡村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学校落实“五育并举”,学生参加大课间比赛获沅江市一等奖;参加沅江、益阳市建制班合唱比赛获一等奖; “苇帆”少年合唱团受邀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台重点项目《乡村振兴群英汇》并在《新年音乐会》演唱;学生绘画作品登上了央视三农微博全国推送;评为“益阳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 “益阳市优秀少先队集体” “益阳市羽毛球特色校”等;荣获沅江市“五育并举突出贡献奖”,经验在全市现场会上交流。

( 四) 乡村家长文化素养逐步转变。 学校家长熟知学校办学理念,主动参与家长培训,文化意识增强,育人观念转变。家长积极参与了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参加了教育教学管理、德育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乡村家长文化素养正在逐步提升,家校共育模式基本形成。

( 五)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赋能增效。 沅江市芙蓉学校牢记“促进教育均发展”使命,引领帮扶我市乡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攀升,为乡村学校的内涵发展、城乡教育均衡积蓄前进力量,为乡村教育振兴赋能增效。 一是草尾镇校初步构建“青草”文化特色;学生参加比赛获得省级奖1人,地级奖5人,市级奖27人;教师参加沅江教学比武获奖4人,较2021年增加3人,撰写论文获市级以上奖31人,较2021年增加14人;小六质量监测提升到全市B 类学校第2名;从学校无市级课题到共同开展益阳市“十四五”课题研究结题获评优秀;学校荣获沅江市“国培计划优秀项目基地校” “教学质量优胜奖” “高效课堂先进单位”等七项荣誉。 二是区域内结对联盟模式实现城郊学校整体发展。芙蓉学校与本区域乡村学校马公铺学校、保民学校结成发展共同体,双向共享,高效推进,协同发展。 三是通过优课送教、师徒结对、同课异构等方式开展多元校际交流活动将结对联盟成果辐射草尾镇及周边上码头、新安、四季红等乡村学校,实现了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热稿排行